>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泛华实践 | 打造新兴产业高地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山西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
发布时间:2021-08-11  浏览次数:1725

《规划》将指导河津经开区积极建设成为河津市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到2035 年建成山西省南部新兴产业集聚地和创新发展高地,成为全国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和煤电铝材一体化示范区。 




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7年11月13日经山西省政府批准设立。按照“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的思路,河津市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河津市王家岭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泛华集团编制的《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下文简称《规划》)中,对原有王家岭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铝工业园区进行整合,采用“一区两带三园”的布局结构,开发区规划总面积为24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8年至2035年。

《规划》得到了河津市政府、相关专家的一致认可,认为该规划编制调查资料较详实,研究论证较充分。

《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指出“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规划》将指导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实施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的重要指导。

(一)设计理念

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的是:完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依托山西省要素资源优势,实施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开展“煤—电—铝—材”一体化改革试点,推动铝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铝镁合金产业基地的步伐。开发区规划将形成“一区两带三园”的总体布局,框定规划建设用地总量,合理配置用地构成,多层面推进产城协调:

一区:是指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两带:是指遮马峪生态景观带和瓜峪生态景观带
三园:是指新型煤电铝材一体化产业园、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和煤焦钢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三个园区

(二)规划构思

开发区应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和新兴产业的集聚区。按照全省产业发展规划,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立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按照转型综改产业升级的要求,重新确定产业布局,通过优化园区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支持科技研发、“腾笼换鸟”引进带动能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等措施,逐步压缩、淘汰低端产业,更新替代传统产业,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应鼓励和支持优先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煤炭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煤化工产业。

充分的对接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各类规划中为开发区留足发展空间,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最大限度地向开发区倾斜。通过整合、共建、一区多园等模式,拓展发展空间。鼓励区位相邻、相近的开发区(产业园区)整合发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

(三)创新内容

从产业发展大环境来看,中国即将进入高收入社会和新一轮的技术进步决定运城市需要进入“非煤”的发展阶段。河津市也必将摒弃原有的发展模式,寻求新动能发展路径,壮大特色新兴产业以及追求环境建设是培育新动能必然途径,所以我们认为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应该成为河津经开区发展的关键词,把河津经开区打造成为河津市新兴产业高地。

本《规划》着力对创新产业布局、环境保护、人才引进等方面做了重点规划和设计,从根本上改变河津市的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努力把河津打造成“两河强市、中原名城、华夏铝都、开放高地”,全面建设“开放、智慧、绿色、文明、幸福”的美丽新河津。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