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官宣 | 《县(区)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知与行——乡村振兴十六重思维》正式出版
发布时间:2021-08-16  浏览次数:1439

本书总结了泛华集团近三十年参与的新型城镇化系统解决方案、投资运营和建设服务等方面的数百个案例,认为乡村振兴系统解决方案的探索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实践和理论创新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不同领域的解决方案都会得到动态完善和持续调整,希望以此书作为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激发创新、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动态调整、示范引领、模式总结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乡村是中国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是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活细胞”,是生态涵养和生态安全的“海绵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成为全国上下五级领导干部工作的重点,以及社会各界热切期盼与热情参与的新“风口”。

不言而喻,乡村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因此,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市到基层、从智库到媒体,从政府到企业、从金融机构到运营机构,不断探索和总结,持续推出各种指导意见、战略规划、工作思路、创新模式、示范案例。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资源禀赋差异大、发展要素千差万别、乡村机理多样性等原因,似乎还没有一种意见、政策、规划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地指导实践,更没有一种方案、模式、案例可以照搬照抄地推广。

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可能是基于新理念、新理论、新趋势、新需求、新制度的一次全面集成,通过彻底对当下和未来的人文、社会、经济、机制、生态、信息等领域的跨界思考,需要以超越传统规划的建筑学、美学和空间布局的视角,结合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制度经济的跨学科创新,更需要放眼生态文明思想和数字文明变革的语境下进行一次系统变革、要素重构、全景再造、整体激活。从而,通过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引领智慧发展、智慧建设、智慧运营,“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作为来自新型城镇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投资运营商和建设服务商的团队,我们总结了近三十年参与的数百个案例,认为乡村振兴系统解决方案的探索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实践和理论创新过程。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不同领域的解决方案都会得到动态完善和持续调整。在没有尽善尽美解决方案之前,作为当下肩负乡村振兴战略时代使命的人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心态和思维,心态和思维决定解决方案的高度、深度、宽度、温度,并以此作为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激发创新、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动态调整、示范引领、模式总结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我们呼吁所有乡村振兴工作者,特别是规划者、建设者和运营者,要有“九种心态”。规划者需要尊重历史和尊重自然的圣心,需要挖掘禀赋和发现价值的慧心,需要面向未来和以人为本的仁心;建设者需道法自然和亲民惠民的良心,需要精打细算和因地制宜的精心,需要创造经典和传承文明的匠心;运营者需要久久为功培育内生动力的恒心,需要精心引导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耐心,需要积极探讨新模式和接受新事物的热心。

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思维格局和角度,因研究的问题尺度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不同而不同。因为县(区)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小的战略单元,也是最大的战术单元。而且乡村振兴的问题表面在乡村,而实际上答案可能在城市,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融合关系的系统重构,县(区)域是最有效的城乡统筹单元。所以,县(区)域是最好的乡村振兴战略抓手。形象些理解,在特定的阶段,全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可能需要有解决1000个问题《指导意见》和《规划纲要》,省级的乡村振兴战略应该结合中央指导下重点围绕100个问题制定《战略规划》和《行动纲要》,而县域乡村振兴战略很可能是10个重大工程的《系统规划》和《行动计划》。

所以我们选择县(区)域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系统创新研究对象,并以此为视角提出了与之对应的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十六重思维”。这些思维是更像是一套方法论和思维导图,包括四个层面,一层是瞄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社会富裕的内涵,应有内涵思维、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二层是全景打通战略、产业、空间、重大项目、投融资和机制体制创新,应有全景思维、全生命周期思维、全域思维、全要素思维;三层是战略布局打造产业增长极、空间增长极和能力增长极,应有战略思维、平台思维、集群思维、示范思维;四是落地项目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应有项目思维、多元主体思维、金融思维、全过程思维。

为了更好地解读县(区)视角下的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我们在一些理论和经验分享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个完整的案例,尽可能详尽解读县(区)如何以“五位一体、四化融合、三生互动、二元统筹、一域贯通”为目标,坚持“战略为势、产业为本、文化为源、创新为魂、生态为基、规划为纲、金融为器、数字引领”,通过“全要素聚集”和“多规合一”保障,实现“要素融合”、“跨界整合”、“产业叠加”、“业态复合”、“线上线下互动”,重构“村民+甲乙丙丁+政府”的相关利益协同共赢的生态圈,形成指导本区域乡村战略的战略、空间、产业、机制、项目、金融等创新集成的系统蓝图、行动纲领和科学作战地图。

这些经验是泛华集团大量的案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积累,是泛华生态圈下所有同仁、客户、伙伴、联盟、受众的共同智慧,我们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简介

杨年春,泛华集团副总裁、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镇化专家、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兼职讲师、兴国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在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战略驱动、创新发展、产业导入、投融资模式创新及其系统规划方面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在全要素聚集打造智慧城市,四生互动打造特色小镇,结构性金融引导产城融合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等领域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和创新模式。主要理论成果有《中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系统思维》、《区域性国际要素融合与中心经济》、《河南省循环经济财税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十四大思维》。曾2016-2017年获中国产业园区杰出贡献人物、2019年获中国智慧城市十大领军人物奖、2020年获得中国产城融合年度最佳领军人物奖。

朱新华,男,汉族,安徽宿松人,现任安徽省萧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县长,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全日制教育学历大学,文学学士,安庆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职教育学历研究生,法学硕士,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副教授职称。


售价78/本,二十本起定
联系人:夏命跃 15300239686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