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泛华集团与中国政法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同时举办了中国政法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泛华集团董事长出席活动。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中国政法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双方以“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为题组织研讨会,分别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逻辑与发展路径”、“数字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等主题发表主题演讲和研讨对话,共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科研部主任张凯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研究院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均衡的“四高”体系展开工作。面对城市发展面临的失衡挑战、动力挑战、治理挑战的问题,研究院尝试构建适宜评价城市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通过研究视角、尺度、方法的创新,实现学术建设、品牌建设和实务政策等方面的成果,为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刘柏志以《我国新型城市建设:政策逻辑与发展思路》为题作演讲,从理论内涵、政策逻辑、实践探索、协同思路方面,分享新型城市的时代意义及学理依据、从新型城镇化到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变更逻辑、地方政府在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典型经验、新型城镇建设中如何推进政学研产协同创新等内容。他认为,新型城市的发展建设,既需要理论研究又需要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政学研产协同,包括理论研究与标准建构协同,创新试点与案例精选协同、国际合作与研产融合等。
泛华投资集团产业运营部副总经理张伟以《数字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为题,分享如何将城市治理转化成城市的动力和效益,成为城市的活力和机遇。国家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很多的关键要求,泛华认为应多层次、多战略协同地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包括四生理念、四化融合、四个维度导出港产城人的四位一体承载,并提出了EOD+产业育城+全要素智慧产业生态示范区创新开发模式。
常保国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在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领域的特色,与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合作平台优势、多学科研究的学术优势,以及与部委和地方政府合作研究的校府资源等。他从合作研究、开展城市治理的专业培训与法治培训、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深化与泛华集团的务实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杨天举谈了对城市发展与治理的理解,认为发展是解决动力、动能、效能、前景的问题,治理是创新引领的治理、规范管理的治理,是理念创新、理论创新、路径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等各类创新的保障。他以国家应急产业体系、数字技术等为例,分享“创新”既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动能,也是解决治理问题的保障。他提出,希望与政法大学一起,深度对接国家战略,在城市发展与治理等方面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地方政府带来发展新动能;以双碳为引领、数字为驱动,在碳指标、减碳、节能、碳汇等方面,助力地方政府的双碳治理;围绕城市更新与复兴、开发区的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战略等场景,共同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项目思维,以多战略多层次叠加,帮助地方政府打造全要素智慧生态产业示范区,构建城市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数字升级的新路径。期待双方共同以创新理念、创新模式,主动承载国家战略,在创新发展中寻找治理模式,在规范治理中探寻发展创新,为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国内合作处处长刘建,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刘柏志、科研部主任张凯,泛华建设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雷超兵、泛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威及泛华集团多个部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