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生态文明战略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创新模式(系列三)
发布时间:2022-05-09  浏览次数:387

这几年,国家对县级政权越来越重视。从2022年两会工作报告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可以看出,县域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如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既是国家重大战略的要求,也是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泛华作为国家部委课题——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模式的课题组组长单位,基于30年来在600多个中小城市和县域的创新实践与理论集成,推出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模式系列: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模式(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创新模式(二)、生态文明战略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创新模式(三)。 




本文是生态文明战略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创新模式(系列三)

在当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生态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并落实到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文明理念在县城的落地与实施,实现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重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范式成为了重要课题。

泛华集团近年来紧扣县域发展战略,围绕流域防洪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生态环境治理突出问题,结合县域特色产业、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通过融入泛华产业育城理念,将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方式与途径,并通过一体化实施,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反哺机制和长效运营机制,树立以EOD模式为抓手的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示范,进一步拓宽县域绿色循环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打造全国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

一、以EOD模式为抓手,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

泛华认为在生态文明战略下应该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形成“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的“四生”有机结合,从精神层面、文化价值层面,带动地区的文脉、打通商脉,研究文象、搭建载体,研究产业构建产业集群及产业基地,实现宜居、宜业、宜商的产业化体系和新型城镇化的产城融合体系,实现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深度结合。

(1)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联动

首先,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以EOD模式为导向,确定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全力保障生态修复项目落地实施。其次,保护乡村原有田林农湖系统,并对荒地、山地、林地进行修整保护,重塑乡村的生态本底和绿色空间格局,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的治理方式,并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老厂房改造工作,通过科学修复、合理规划,让当地群众尽享生态福祉。再次,积极构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县域产业体系,着力促进县域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有序布局促进县域生态价值转化的产业链,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乡村生态产品增值增效空间。同时加大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通过全过程数字溯源、检验检测、绿色品牌认证、绿色供应链检测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从生产、流通、销售、品牌构建等一体化绿色低碳发展,从产业链和绿色供应链层面助力园区产业低碳化转型。

在产业导入方面,如可以:以绿色食药为特色,健康旅游为延伸,打造县域“绿色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以绿色食药为特色,打造含科技创新、品牌输出、交易结算、绿色加工、会议展示、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新生态;以健康旅游为延伸,打造健康养生、生态观光、文化旅游功能,打响“生态康养”乡村旅游品牌。通过“生态+绿色食药”、“生态+健康旅游”的特色化、绿色化、生态化、融合化发展,真正践行“生态治理产业化、产业发展绿色化”的EOD试点要求,打造全县域产业绿色转型示范。”

(2)构建生态导向的县城空间格局

用系统思维科学规划县域空间布局,县城建设应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合理布局,既要防止盲目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又要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并与生态要素相融合,缓解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实现县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山体、森林、水系、自然保护区、交通廊道、市政廊道融合的山水田园县城。

(3)全生命周期建设绿色低碳城镇

从全生命周期建设绿色低碳,从一开始的生态城镇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城市建设工程、产业选择及城镇绿色低碳生活。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运营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进本地可再生能源利用,严格控制碳排放。提高绿色建筑、节能相关标准,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构建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4)构建和谐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

“人”作为县域的主体,也是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应该以人为本,塑造区域多元文化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文化生态,形成宜居、宜业、宜商的良好发展环境,打造区域创新的“热土效应”:

一是充分释放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和区域多元文化优势,用活打响地方品牌,挖掘文脉,连通商脉,通过创意设计、品牌IP的导入,重构地方文化价值体系,为地方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二是通过提供一系列的产业教育和产业服务支持,培养成功的企业家和创新人才,通过完善和提升产业配套服务,帮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企业沟通机制,定期举办论坛和交流,整合区域上下游企业资源,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金融体系,配套高品质的政务、商业、休闲环境,帮助城市/园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助力企业发展。

三是构建科技创新网络,通过与全球产业高地与创新尖峰持续不断地产生链接、对接、嫁接及关联,把创新人才、专利技术、创业资本、经验知识等创新资源引进来,并通过创新创业转化为新兴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动能。

四是打造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县域绿色生产,把绿色标准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鼓励市民亲近自然、绿色出行,建立垃圾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运行机制,倡导文明生活、素食主义等低碳生活方式。

二、创新产业育城模式,重塑区域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时代,区域发展从依靠规模经济的发展方式开始向范围经济转变,并向生产力全要素深度渗透,需要将产业、数字、人才、科创、资本和空间等创新要素有机融合,集聚导入创新产业要素,提升区域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孵化落地,创新“产业育城模式”:

一是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导入数字经济、创意设计、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供应链金融等创新要素,通过线上线下产业育城平台,连接创新要素,实现全国甚至全球要素本地配置,构建区域发展产业生态,形成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

二是释放数字经济动力,打造平台经济、结算经济,通过全过程溯源、检验检测、品牌认证、数字供应链、5G场景应用等,用数字经济的思维构建“一品一网一平台多基地”的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和结算经济,实现特色主导产业场景化应用创新,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三是以产育城,形成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智能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塑地方产业生态,赋能、引领“县城-特色镇-一般镇-美丽乡村”的城乡四层结构融合发展。

三、打造全要素智慧生态产业示范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在县城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与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经济等重大国家战略有机融合,协同推进,做好绿色协同、智慧引领、城乡融合、多维联动,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是绿色协同,以生态文明牵引乡村振兴。“双碳”目标背景下,通过创新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示范项目在地方落地,创新绿色协同机制,牵引县域绿色发展。

二是智慧引领,打造全要素智慧城市。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大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新基建”的建设,并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促进新旧基础设施的高效连接。并通过BIM+3DGIS+IOT等技术构建时空一体化云平台,叠加、集成和融合县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区域能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及水、电、交通、综合管廊设施运行状况数据,形成县域的全要素数据中台和“智慧大脑”,赋能城市智慧治理、智慧交通、能碳管理、智慧应急…等建设,提升县城的管理效率,推动县域智慧发展。

三是城乡融合,以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开发性政策性及商业性金融等资金,通过资金与项目叠加推动城乡融合;同时加快推进县域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市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促进县域融合发展。

四是多维联动,创新集成“全要素智慧产业示范区”。积极落实和承载国家和省市相关部署,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聚集高端要素,创新集成、合力打造“全要素智慧产业示范区”,形成场景示范,引导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共同搭建共生共享共创的乡村振兴生态系统,协同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协同发展。

结语:
综上,泛华站在区域经济发展角度,从“生态治理——价值转化——区域发展”三个层面,通过综合集成“EOD+产业育城+全要素智慧生态产业示范区”,创新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新范式,构建起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生态导向的产城融合新模式。将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及项目思维有机结合,按照“生态为基、产业为魂、金融助力、数字赋能、运营为王”的发展思路,形成“EOD+产业育城+全要素智慧生态产业示范区”创新开发模式,系统整合顶层设计、投资运营、产业运营、数字运营、建设服务全过程服务体系,助力绿色发展模式贯通“县城-特色镇-一般镇-美丽乡村”的城乡融合发展四层结构,推动区域迈入绿色转型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