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山东省先后制定出台了《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和《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 " 四一三 " 行动推进方案》,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特色村居建设的步伐。面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使命和机遇,有必要加快推进乡村风貌塑造和美丽村居建设,逐步形成体现齐鲁文化底蕴、样板水平、现代化要求,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村居,从根本上改变广大农村的面貌,着力塑造 " 鲁派民居 " 新范式,彰显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版 " 富春山居图 ",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奠定基础。
泛华集团设计的《方宅合院》荣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办的《2022山东省“土地杯”农村新型住房建筑设计大赛》三等奖。在设计前期泛华集团山东设计分公司团队对山东村庄作了大量研究与分析,结合鲁派民居建筑的特征,基于山东传统民居形制,营造富有浓厚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体现北方传统人文和审美理想的鲁派新农居。
山东省村庄风貌,按照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可划分为平原型、山地丘陵型、滨河临水型和滨海海岛型等四种类型。按照主导资源不同,可划分为自然风光型、历史文化型、民俗风情型和产业发展型等四种类型。
儒家文化对山东地区影响深远。儒家思想强调礼制为形,中庸之道。建筑布局与建筑内部格局讲究坐北朝南,方正对称。平原村居空间布局完整,街巷肌理清晰,形成了“纵横街巷”的道路网络,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礼制伦理思想。传统民居的院落形式较为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庸、四平八稳,都是方正规矩的布局形式。院落多为封闭式的四合院形制近代民居受传统民居的深远影响,多为合院形态,主要有以下六种形式,村居基本形态为曲尺式、一进院、三合院式、四合院式,从而形成大街与小巷的格局,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对称美、和谐美。另外,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大门普遍设有独立的照壁,内影壁较多见。屋面铺青瓦,墙身以青砖、规则或不规则石材砌筑,也有砖垛混合土坯,刷成白墙,整体色彩呈现灰白黄相间色调。细部装饰方面,较为突出的是在山墙顶部开有砖瓦拼花的通风雀眼,窗户多做木花格窗棂。
《方宅合院》的设计通过融合提炼山东传统民居、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传承地域传统文化特征,基于农村传统民居的“合院形制”为基本设计单元,重点分析和尊重农民生活生产习惯,优化近代民居的空间布局,户型设计上可灵活分隔、组合,满足不同家庭需求。针对山东地区普遍宅基地偏大,提出“复叠民居”的设计思路,用于解决住房空间需求和宅基供给方面的矛盾。设计满足多样性变化,适用于农村自建房翻建,片区翻建,新农村建设等。结构形式简单,构造简易,可满足装配式生产建设,节省建设成本。同时推广采用外保温节能、太阳能一体化、新型能源等房建一体的节能减排措施:
功能布局。设计中提出了低层模式(2F、3F)和多层模式(3F、4F)两种户型模式,两种模式的户型布局基本一致,可以满足装配式住宅的模块化加工建设,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建设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设计延续了北方合院民居的基本特征,低层模式和多层模式均采取了独立宅院的形式,尊重山东地区农村传统的居住生活习惯。
庭院设计:为每套民居设置了独立的入户院门,保证了使用空间的私密性,庭院内设置有传统形制的照壁,绿化和果蔬的种植空间,独立的农具存放空间。
住宅设计:希望通过跃层的设计方法,来平衡现实农村地区宅基地用地粗放和生活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
户型设计:充分考虑现代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合理设计配置农房的起居、卧室、餐厨、卫生、接待和储物等生活和生产空间,将主要的起、居、餐功能空间设置在户型南侧空间,厨、卫、储藏、交通空间设置在户型北侧空间。
低层模式:可适用于二层、三层独栋民居的自建一层的生活空间主要作为老年人的居住用房,二层卧房为主卧房、子女房或客房。可根据家庭需求,增加三层的居住空间,户型布局与二层一致。
多层模式:可适用于三层、四层叠拼民居的合建叠拼民居的户型布局与低层模式一致,一层的生活空间主要作为老年人的居住用房,二层卧房为主卧房、子女房或客房。下叠民居采取独立南院入户,上叠民居采取独立北院入户,并在北向增加竖向交通空间,满足上叠民居竖向交通使用需求。复叠民居在空间形式上可根据家庭需求,实现下叠 1 层 + 上叠 2 层、下叠 2 层 + 上叠 1 层、下叠 2 层 + 上叠 2 层等多种组合方式。
本设计中还注重绿色低碳、科学运用,应用了建筑节能新材料,利用太阳能提升能效。对新建民居采用新型建筑材料进行建设,采用最新技术提高维护结构及窗户的保暖能力和抗压,提升居民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性。积极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及建设技术,新技术的利用充分与乡村发展实际和改造条件结合,完整的体现时代技术与地方的有机融合和落实。
山东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素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 " 七改 " 和特色镇村创建中,涌现出一大批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示范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总体上得到明显提升。泛华集团将再接再厉,推动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乡村风貌未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域风貌特色、老百姓宜居的农村新型住房设计方案,为探索齐鲁特色的农村新型住房建设提供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