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数实融合,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泛华集团党委总部机关总支第二支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发布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749

持续深入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工作实践,是泛华集团党委的重要任务。自二十大召开以来,泛华集团党委组织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具体业务深刻学习、领悟二十大报告精神,分别从生态文明、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科技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声音、美丽中国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研究,指导集团未来发展。

近日,泛华集团党委总部机关总支第二支部全体党员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如何结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再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推动业务发展。 




数实融合的重要特征

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时代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认识和把握其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要求,在二十大报告更是再次强调通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焕发经济新动能。通过学习,泛华认为,数实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要素融合。数字经济时代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发展了转变,在工业经济时代以金融、资本、土地、产业、人才、科技、生态、交通等生产要素基础上,出现了以数字要素为主,叠加生态、平台、产教融合、区域经济、制度创新、空间等新型要素,实现数据与创新要素的充分融合,构建产业生态新模式。

二是产业融合。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内容。其中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产业的运营与组织经过数字技术的改造,增加了新价值、形成了新业态。以建筑业为例,新基建风口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与建筑施工现场深度融合,以新型信息化技术手段嫁接传统建造方式,能提高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率,助力建筑产业实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三是空间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和元宇宙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产业发展可突破土地空间的限制,实现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集群”和“虚拟产业园区”。

四是组织融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跨越企业边界的大规模协作成为了可能,正在打破原来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边界,形成以某种特定的产业主题的“平台+生态”经济组织。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

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处于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期,区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区域发展新战略机遇。但近阶段,受新冠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和内在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

为应对近阶段发展形势和瓶颈,国家密集出台各项政策刺激和拉动经济发展,包括国常会多次强调“充分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大量社会资金,要以市场化方式用好,更好发挥有效投资补短板调结构、稳就业带消费综合效应和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性作用,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明确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开展“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等。因此,用好用足开发性金融理念和工具,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近阶段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

泛华认为,应站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金融思维和项目思维有机结合,按照“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选好突破方向和发力点。

一是围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数字转型升级,策划投资产业创新型新基建项目。重点策划投资城市元宇宙数字会客厅、数字资产交易(文创、知识产权、金融、产业、时空等)大数据中心、区域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特色产业数字赋能平台、城市元宇宙创新应用中心、元宇宙职业培训学院、城市元宇宙招商中心等项目集群,建立从特色产业应用场景、产业数字平台赋能到新型数据基础支撑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型新基建项目。

二是围绕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构建融合型基础设施(新城建)运营项目。围绕着区域能源、市政环卫、综合管廊、城市污水治理、生态修复等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城市CIM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传感设备等技术和传统的市政设施融合形成融合基建,建立虚拟与物理一体化的全面感知网络,建设智慧管廊、数字城市管网、数字桥梁、智慧交通、智慧市政环卫、智慧区域能源等,积累城市基础设施的大数据,把基础设施升级为城市数字运营平台,形成城市运行监测、城市管廊运营、水体监测、应急安全等系列的运营服务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

三是围绕产业绿色发展与区域生态绿色低碳,开展全域绿色生态建设项目。重点围绕区域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及特色产业等,包装策划生态导向下的生态修复项目、环境治理项目、产业发展项目以及相关基础设施项目等,导入生态城市治理服务中心、生态产品监测中心、生态产品核算中心、绿色生态评价中心、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智慧低碳社区建设工程、零碳园区改造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城市能碳管理指挥中心和区域能碳交易中心等,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及绿色金融等资金,通过生态资源产品化、生态功能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价值转化方式,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强弱项补短板领域,布局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一是强化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项目,目的切实提高民众的便利性;二是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应急设施等;三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强化水利、交通、医疗、环保生态、宽带网络等方面的投资,支撑特色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为农民创造更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美好的生活环境。四是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治理、海绵城市、矿山治理、园区废水处理、河湖缓冲带建设、数字岩土工程、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建设、农田退水与地表径流净化工程等。五是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并进,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以新城建链接新基建、新基建促进新城建,形成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新机制。

通过深入的学习与讨论,与会党员们表示对集团业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下一步将继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思想引领行动,以行动践行思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同今后集团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共同为城市及客户创造价值,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