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育城沙龙 |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战略下城市更新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250

4月21日,由城市基础设施与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小企业与供应链分会主办,泛华集团、北建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城市更新主题分享会圆满召开。活动特别邀请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京建筑大学城市保护与更新研究院副院长张清华做《“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战略下城市更新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方法》的主题分享,结合多个试点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经验、做法,为与会人员提供了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千余名城市更新领域从业人士在线观看活动直播。



城市更新的新趋势

城市更新不是一个新话题。城市自建成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着“更新”的内在需求,城市更新与治理创新,又是当前全世界城市发展新阶段面临的重要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今天,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了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阶段。

张清华副院长以国际、国内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的回顾开篇,从国家战略要求、中办国办文件、部委政策文件及各地先行先试的试点及政策等四个层面来解读、分析国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新趋势、新政策、新要求。

城市更新的新理念

城市更新连接着民生保障、转型发展及社会治理三大方面,因此,城市更新可以从底线思维、市场思维、治理思维、战略思维的四大理念聚焦城市的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以山东某市、北京市为例,底线思维包括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要防止大拆大建、注重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强调民生保障,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城市更新作为政府主导的行为,更应具备市场思维,通过不同模式的创新组合,实现资金建设平衡、资金运营平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城市更新领域;治理思维更多强调的是从物质空间更新到社会治理更新的全过程,从城市体检为切入口,通过项目团队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模式,实现不同类型的更新和治理创新;“修复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创造未来”,因此,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战略思维,适应未来城市生活场景,结合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等新发展趋势,打造韧性城市、幸福城市。

城市更新的新方法

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为指导,城市更新的新方法首先就是要进行系统性谋划。围绕国家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北京建筑大学城市保护与更新研究院对试点城市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定期跟踪试点推进情况、工作经验做法,协助开展城市更新示范项目的推荐和遴选,研究提出城市更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编制指引等,开展了全局性+整体性的工作。以北京市为例,提出了“1+N+X”以立法为引领的城市制度更新探索。

其次是从功能性提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包括优先补强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短板,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以文化引领、传统再生,重点介绍了北京市如何推动城区-街区-社区多层次的首都更新,为其他城市功能性提升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第三,稳妥型推动,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结合重点领域和小微空间逐步推进、久久为功。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通过高质量人居环境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微空间利用和营造,如口袋公园、街角空间、小型广场、社区运动场地等城市微空间,实现小空间带动大生活的改变。

最后,政策性突破。张清华副院长以北京市为例,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和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楼房改建和简易楼腾退改造,低效产业园区和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公共空间和三大设施,老旧楼宇与传统商圈改造升级等六个项目类型,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政策性突破实现不同类型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为国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战略的落地提供参考和示范。

张清华副院长表示,城市更新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对新趋势、新要求,需要用新理念、新方法,需要更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及各方资源共同参与,不停实践、不停探索,共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