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深度 | 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及创新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4-06-05  浏览次数:54

在全球化的今天,循环经济已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日益严峻,构建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路径,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推动我国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一.总体发展研判
(一)宏观政策背景
1.循环经济成为全球发展共识
在全球生产力高速发展大背景下,依托有限的资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各方共同探索的时代命题。在1972年的“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中,首次提出“循环经济”概念。此后,世界各国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例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系统部署新一轮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加速循环经济发展布局,应对全球资源环境新挑战。直至当前,世界更加迫切向以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为主的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转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气候变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正成为全球各方共识与努力方向。
2.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逐渐成为国家循环经济新增长点
从最初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到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3060双碳”目标、将碳达峰和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到2024年提出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循环经济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在此政策背景下,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迎来发展新机遇。在2024年2月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中,明确界定了“新型废弃物”的概念与范围,涵盖了以废旧动力电池、退役风光设备、报废新型基础设施及新型电器电子设备为主的固体废弃物;与此同时,文件还对各类新型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出精细化发展举措。而针对这一新兴领域的政策发布,也标志着以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代表的绿色发展路径,将成为未来国家推动循环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发力点。
(二)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数字化转型、工业现代化升级,带动了新能源、新基建、新电子设备等新兴产业发展。其中,以动力电池、风电、光伏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巨大。随着新兴产业设施或设备长期运行、性能退化、达到使用寿命后,将退役产生大量废弃物。
预计到2030年,国家新能源、新基建、新装备、新能源汽车将全面迎来大规模退役。其中废旧动力蓄电池退役总量将达到747GWh,市场规模将达到1406亿元,并且将有累计超过3万台风电机组、光伏组件(约95万吨)达到退役年限。随着新兴产业设备的大规模退役和废弃物回收利用市场热度的攀升,将大大提速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进程。
(三)困境与挑战
1.高值回收处置难度大
新型废弃物中含有锂、钴、镍、银、硅等大量稀贵金属,回收经济效益巨大。然而,现阶段对于新型废弃物技术研发投入少,再生利用技术储备不足,导致在产品生态设计、废弃物梯次利用、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共性技术严重缺失,导致高值回收处置成本高、难度大。
2.集中处置能力存短板
现阶段新型废弃物产生区域和利用处置能力区域分布不均衡,例如新型废弃物产生量大的西北、西南等地区,回收利用处置能力反而较低。另外,目前新型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大多数回收网点小而分散、鱼龙混杂,以小作坊型企业为主,缺乏集中处置能力,未来随着新兴产业设备大规模退役所带来的大规模新型废弃物,总体处置能力不足的短板将日益凸显,亟需建立健全完善的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供集中处置的回收产业集群。
3.配套支撑政策待完善
由于新型废弃物现状退役规模尚低,现有政策文件、相关规划中未将其考虑在内,因此新型废弃物缺乏配套的标准体系以及专项规划的指导,难以满足未来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需求。亟需将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纳入相关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顶层设计,并制定规范标准,对新兴产业设备退役认定、资产处置、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运输、处置、贮存等内容做出规范性指导。
二.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思路
基于当前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瓶颈,统筹政策机遇与市场趋势,聚焦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全生命周期发展理念,围绕“产业链循环、环保集中处理、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的原则,构建集“绿色设计—规范回收—高值利用—无害处理”于一体的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通过引导新能源、新基建、新电子生产制造企业以轻量化、易拆解、易运输、易回收为目标进行产品的绿色设计,随后在设备退役后进行规范回收,并在处置阶段优先将新型废弃物用于修复或梯次利用、拆解回收利用等高值化再制造领域,对于剩余低价值、无价值或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全过程环境污染防治监管。
通过建立健全的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完善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规范标准、进行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培育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集群,有效保障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建设。
图片
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方向
(一)强化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
国家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至今已经逐渐趋于成熟,截止2022年底,全国设立了10235个回收服务示范网点,培育了45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拆解等业务。
针对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动力电池生产—动力电池回收—动力电池评估—动力电池再利用”的全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的回收与综合利用环节。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推行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构建专业回收渠道,引导具备动力电池回收条件的回收企业加快发展,带动废旧电池标准化回收体系的建设。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方面,将经评估后电池容量为20%-80%的动力电池通过梯次利用,重点应用于低速电动车、储能设备、分布式发电、通讯基站后备电源等梯次行业领域;将电池容量为20%及以下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回收,提取钴、镍、锂等材料,用于生产新的动力电池,降低生产成本。
图片
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链
(二)促进退役风光设备高值化利用
退役风光设备中含有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玻璃等高价值资源,回收利用潜力巨大,是未来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蓝海”领域。对于退役风光设备的高质量循环利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至今,辽宁、宁夏、内蒙古、江苏等部门省份均出台退役风光设备回收利用政策,积极探索退役风光设备高质量循环利用技术和应用场景。
在风光设备退役后,对于经评估无结构性损伤、状态良好的风电机组和光伏组件,经小范围修复、改造后可重新运用到风光发电领域,或经过改造运用于梯次行业领域;对于已经处于报废状态的风光设备,通过拆解回收的方式,提取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和各类零部件,并重新运用到风光发电设备制造和其他行业领域。
图片
退役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产业链
(三)推动废旧新基建、新电子设备规范化回收利用
对于废旧新型基础设施,重点推进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电子电器设备、充电桩等设施的回收利用,通过评估检测,对状态良好的设备进行修复翻新与再利用,对于报废设备进行零部件拆解重组再制造以及金属材料提取回收。
对于废旧新型电器电子设备,在对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穿戴设备等废旧设备品进行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的同时,需要重点加强新型电器电子废弃物管理,同时完善并严格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等环境管理配套政策,确保废弃物的规范化、绿色化回收利用。
四.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创新路径
(一)强化科创驱动,提升技术水平
针对新型废弃物回收处置成本高、关键共性技术缺失等问题,支持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创新新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探索新型废弃物再制造等领域前沿技术和方向,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与科技成果集成。培育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科技人才队伍与企业家,加强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构建新型废弃物领域循环利用科技合作的多边机制。支持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先进技术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相关重点专项支持范围,积极创建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基地等试点示范项目,引导相关行业参与新型废弃物回收技术应用示范行动。
(二)构建溯源平台,加强数据监管
为解决新型废弃物在回收利用领域存在的非正规收购、非正规拆解等乱象,通过构建废旧动力电池等各类新型废弃物的数据监管平台,建立起集全程信息查询、健康监测、流向回溯的信息追溯体系,开展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提升各环节企业的准入门槛,保障企业的规范化运营。与此同时,支持新型废弃物回收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数据中心,采集从新能源、新基建、新电子生产到新型废弃物回收的全链条数据,实现生产商、生产及销售系统、经销商、物流供应商、废弃物回收商等上下游各方的数据同步,以此形成行业大数据分析的基础,确保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分享到:0
收藏
打印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