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城市更新协同创新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10-21  浏览次数:596

为探索城市更新的协同创新路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协同创新专业委员会指导,泛华集团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中国建筑一局、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城市更新协同创新发展研讨会”于10月18日在泛华集团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城市更新协同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探讨城市更新的创新模式和实践路径。活动围绕:城市转型策略、历史文化与城市更新的融合、可持续发展实践,以及智慧化、绿色化城市建设,探讨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将科技深度融入城市更新的全过程,全产业链和全场景。构建科技赋能城市更新技术图谱,整合产业链资源,形成科技协同应用转型,打造产-学-研-融-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为城市更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城市更新新质生产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协同创新专业委员会石永久秘书长会议致辞。介绍了专委会在城市更新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可持续新型基础设施评价标注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他指出,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通过运用绿色低碳技术,以科技赋能城市更新技术创新,让城市更新成为科技协同创新的应用场景。构建“官产学研用金介”协同创新体系和模式,助力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赵志庆围绕哈工大城市设计学科思想与理论体系构成、学科技术发展与科研方向进行线上分享。就寒地城市更新领域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进行展示,提出以高校间技术互补、企业间角色互补、单位间资源互补进行协同创新与科技集成,推动城市更新中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级高工、北京城市保护与更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清华围绕立法引领的北京城市更新制度与政策进行演讲。强调了城市更新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讨论了北京城市更新的特点、面临的挑战、立法引领的制度探索、政策支持以及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城市更新设计现代产业学院执行院长任震线上分享了山东建筑大学以城市设计课程为核心,聚焦城市更新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创新的“1+5+N”校企合作模式,整合校内外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培养具备工匠精神、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分院院长张亚轩围绕城市更新关键技术方法在文化文创街区改造中的创新应用进行讲解。详细介绍了包括景德镇彭家弄作坊院、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在内的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分享了清华大学在城市更新中采用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理念,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泛华集团副总裁、育城汇数字科技公司总经理雷超兵围绕城市更新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进行介绍,提出绿色为引领、产业为动能、运营为导向、数字为驱动、金融为支撑的产业育城+投建运一体化城市更新发展模式。通过盈造网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应用城市竞争力大模型、产业大数据模型、城市体检、商机获取、时空数据打通规划设计、AIGC生成式设计、设计生产协同平台、项企一体化管理平台、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城市生命线等核心产品为支撑,带动城市更新以及绿色发展,数字运营等,来赋能城市更新和城市运营。

首开集团城市更新事业部规划设计负责人、国子监项目负责人王欢介绍首开集团以皇城景山项目为契机,聚焦中轴世界遗产规划,创新营造完整社区,以全要素一体化更新、地上地下统筹联动,建立统筹实施机制,实现更新改造与运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全生命周期片区综合性更新模式。

中建海龙桦皮厂胡同项目执行经理苗聪通过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展示了模块化建造技术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和创新实践。该项目是北京市首批采用“原拆原建”模式进行更新改造的试点项目,采用混凝土C-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居住品质,还实现了绿色低碳建造,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研讨环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杨宇分享了公司在城市地下管网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阐述了中兴通讯如何运用自研的AI大模型工具和物联网技术,对城市生命线——地下管网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以提升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打造智慧韧性安全城市数字底座。

丰台区住建委副主任叶娜介绍了丰台区探索“城市更新+产业换新”实施路径,构建“街企结对”的合作模式。在项目实施方面,丰台区围绕居住类项目打造宜居生活家园,围绕产业类项目促进空间提质增效,围绕设施类织补公共服务短板,围绕公共空间类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围绕区域综合类探索片区整体焕新模式,形成了多主体参与的城市更新合作机制以及丰台城市合伙人基金。希望借助在座丰台区城市更新朋友圈的力量,共同为丰台和北京的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武汉东湖大数据科技公司创始人杜小军表示,未来5至10年,将有超过20万亿的数据要素纳入企业资产负债表。建筑行业应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数字化设计、智能建筑和城市管网等数据的收集与应用,将数据转化为企业资产,开发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推动建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AI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阿莱门科技CEO徐骅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城市更新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了其在提升设计效率和项目竞争力中的潜力。山西祥睿能源战略发展顾问王金燕分享了公司在推动零碳建筑和能源管理平台方面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如何为城市更新提供经济和环境上的双重利益。建设银行北京丰台支行业务部总经理王沙菲介绍了建行在城市更新领域的金融创新,包括长期限贷款和股权基金支持。宁波银行海淀科技支行副行长赵娟则介绍了宁波银行的增值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和企业信用改善服务,支持城市更新项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协同创新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梁冬梅在研讨会议总结中强调了城市更新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特征,指出城市更新是一个涉及技术、管理、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持续推进过程,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和协同创新在推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性。围绕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性和治理结构等关键议题,阐述了协同创新在实现这些目标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她强调了绿色金融系统对于支持城市建筑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呼吁更多的机构和专家参与到城市更新的研究和实践中,共同推动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对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协同创新专业委员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代表联合主办单位对本场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新型城镇化下半场,城市更新也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城市更新这一复杂的系统,我们需要进行认知上的转变,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协同创新思维、平台思维来应对挑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是存量时代,要站在解决城市动能角度出发,处理城市发展、建设、运营问题。以城市体检为抓手,统筹规划,策划包装项目,构建运营为导向的全生命周期投建运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以数字驱动,科技创新,高端要素、全要素集成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城市更新新质生产力;二是构建地下城市、地面城市、产业城市、云城市支撑下的城经济、市经济、数字经济、可持续经济,形成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格局;三是横向整合全生命周期服务,纵向围绕垂直赛道,进行市场化运作,构建投建运一体化的盈利模式,打通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构建结构化金融体系;四是通过技术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站在产业角度,把产业数字化和资产的数字化,数字的资产化有机结合,实现数字资产入表,重塑城市造血机能;五是构建甲方思维下的全生命周期投建运一体化绿色金融体系。通过智库引领,构建甲乙丙丁服务于城市更新的全产业链生态。
以城市生命线为例,需站在综合系统运营角度协同创新,研究平战结合。从1.0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应急管理 ,到2.0的信息化下的运维管理 ,再到3.0的投建运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以及4.0的水利与水务有机融合,实现公共数字资产入表,解决地方造血机能,实现投建运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以5.0构建辐射周围城市的公共数据资产平台,通过市场换产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打造城市新的增长极,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更新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需要建立以“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为引领、数字为驱动、产业为动能、空间为载体”的协同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多学科、跨领域融通创新,打造智库平台、科创平台、创新人才培育平台和智能建造与制造平台、项目示范平台、国际创新合作平台等协同创新平台,为城市更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城市更新新质生产力。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