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上刊!中国勘察设计杂志发表泛华署名文章
发布时间:2025-02-07  浏览次数:191

数字科技引领勘察设计新质生产力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泛华集团 董事长 杨天举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勘察设计行业作为社会服务业,伴随着我国高速的城镇化建设而得到长足发展,其发展态势和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受国家基本建设政策影响较大,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更需要把握新机遇、直面新挑战,向高质量方向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及高质量发展要求,勘察设计行业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新要素、新动能打造产业新优势。

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新趋势


(一)跨界整合是必然

行业传统的发展模式驱动力将减弱,未来勘察设计行业需要聚焦生态文明、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设计行业要从过去的适应、满足需求,向引导、创造需求,实现有效的精准供给转变,未来谋求产业+、内涵+、文化+、功能+的产品需求愈加强烈。设计越来越需要和绿色+、数字空间+、技术+、产业+、创意+、数字+等融合。过去单一的设计少了,但系统化、一体化甚至跨界的设计业务多了。

(二)设计行业发展趋势

1、从“功能设计”向“产品与解决方案”转型

过去的建筑设计主要侧重于对建筑和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和美学设计,但是随着当前绿色化、数字化的发展,建筑和城市已经不只是过去的空间载体,本身变成了一个智慧产品或解决方案在,这就决定了未来的设计公司鼓励设计师应该具有更多复合知识,通过数字技术、低碳技术、AI技术。成为一个产品设计师、架构设计师,并和原来的建筑设计知识融合起来,形成载体与产业、内容整体解决方案。

——在智慧建筑设计方面。随着数字化发展,数字技术与建筑的融合,建筑的功能也原来的物理的生活生产和交流功能载体,日益变为“智慧应用服务和需求感知平台”,建筑可能就像一个智能手机一样融合了“物理模块+信息系统+智慧应用模块”三方面,成了可感知、会呼吸、有意识、能节能、会管理的“建筑生命体”。

——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需要设计师能够利用绿色建材、更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和先进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融合,并积极融合微电网系统和智能化技术的应设计打造更舒适、更健康的绿色建筑。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也变成了一种产品设计或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2、从“空间设计”向“场景设计”转型

从过去的物理“空间设计”,向虚实融合,产城融合、虚实时空融合项下的产业场景、商业场景、运营场景:

产业场景运营设计。围绕区域特色产业,设计赋能产业发展创新要素,通过数字经济建设、架起科创桥梁、凝聚人才、激活资本、塑造品牌、盘活资源等方式,构建新生态、创造新模式、带动新技术、塑造新市场,创造新动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科技要素与地方特色资源紧密结合,重组生产要素、重构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形成区域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结算经济,最终推动区域发展、产业提升、企业转型、产品升级。

商业运营场景设计。围绕“场景思维”让设计突破了以“物”为出发点的设计思路,转而真正以“人”为设计初心。强调健康自然的生态空间、营造主题+文化+艺术+社交+多维度沉浸式体验氛围、数智化场景等“以人为本”的商业场景设计。

3、从“单一专业”向“多专业融合”转型

未来的需要设计师站在全寿命周期角度、运营导向下的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是面向供应链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三维数字模型,驱动采购、制造、建造、运维等各环节,整合“建设方、施工企业、材料商、运维商”等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及勘测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各种专业的集成,形成全寿命周期,构建全寿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以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全专业融合集成。

勘察设计行业新质生产力


(一)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形成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呈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三高“特征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需要通过教育、人才、科技三要素跃升,形成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更广泛范围的劳动对象,并通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二)打造勘察设计新质生产力

1、科技创新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勘察设计行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文化驱动,文化、人才、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成为新的决定性要素。需要遵循“创新第一动力”的空间规定性,提升科技创新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要通过应用BIM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勘察设计效率和质量。积极运用绿色低碳科技、绿色材料科技、数字科技、绿色新能源科技等

积极发挥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科创赋能传统产业,催生新动能。

2、数字驱动

应用数字技术,创造勘察设计行业全要素、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新市场。赋能工程设计行业及企业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模式,重塑管理流程,持续完善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与功能的无缝集成,逐步实现工程设计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将触发行业几方面的变革:一是工具革命——积极运用自主可控的CAD、BIM、AI智能设计技术、城市数字规划技术、城市数据库技术,提升设计的生产工作效率;二是决策革命——积极基于数据驱动、“数字孪生”技术,对设计、施工和运维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全过程可视化,形成线上线下决策、AI大数据决策,提升勘察设计行业的决策效率;三是组织变革——互联网思维,构建新生态,将触发行业组织变革,形成基于平台的+分布式组织体系+多方协同式生产;四是商业模式重构——引入虚实时空的概念,构建线下线下融合发展的经济体。

3、高端要素聚集

围绕勘察设计行业,导入创意设计、数智技术、科技创新、溯源认证、职业教育、供应链金融的高端要素。通过高端要素集聚,构建线上的数字设计平台,形成面向行业的资源组织与配置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配置,重构价值链,使设计具备产业链的整合性和带动性,具有“链主”价值,对整个产业链或者供应链中的大部分资源配置和应用具有较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力,成为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动力之一。

4、全要素效率提升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勘察设计行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文化驱动,文化、人才、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成为新的决定性要素。需要遵循“创新第一动力”的空间规定性,提升科技创新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

通过推动全行业效率变革,产业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生产关系,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从而形成数字时代的全新产业。

对传统勘察设计行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要素,和数字化、智能化、全要素、全过程进行融合和重构,形成以新设计、新建造、新制造、新运营为代表的“四新”生产力,重构生产关系,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从而形成数字时代的全新产业。

勘察设计行业转型新路径

分享到:0
收藏
打印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