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泛华集团出品的蚝乡路(环镇路-中心路)市政工程,于2008年7月开展前期研究及工程设计,2012年开始动工,2014年12月建成通车,历时6年零7个月,项目建设非常顺利,建成至今运营情况良好。该项目荣获2019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道路桥隧工程综合奖三等奖”。
蚝乡路(环镇路-中心路)市政工程的建成,大大加强了沙井街道东西向交通联系,同时与北环路、新沙路、环镇路、中心路构筑沙井中心区内循环,缓解沙井中心区的交通压力,缩短市民交通出行时间,节约交通出行成本。对于完善沙井街道路网结构,提高区域交通服务水平、带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泛华集团本次设计蚝乡路西起环镇路,东至沙井中心路,全长1.867公里,道路红线宽40米,城市I级主干路,双向六车道,计速度50㎞/h。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桥涵工程、交通工程、燃气工程以及绿化工程等。
一、功能特殊,以人为本
本项目沿线配套有大型住宅区、商场、学校等,项目本身又与多条干线性主干道相交,特殊位置赋予其承担更多交通功能,如何组织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是本项目难点。
措施:对周边用地单位细致走访调研,在满足规划前提下,确定合理高程和联络通道,布设挡土墙、天桥等构造物,最大限度保证道路具有的服务功能,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地理位置特殊,景观要求高
道路的建设往往以保证功能为主,本项目地理位置特殊,作为毗邻沙井公园的重要道路,景观绿化要求高。措施:景观绿化充分考虑周边的原生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自然生命力,使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现状管线复杂,改造限制因素多
本项目与多条干线性主干道相交,高峰期交通繁忙且道路下市政管线众多,污水管道布线困难且施工难度大。道路全线新建箱涵规格较大,且与相交路口现状箱涵进行衔接。新建排水管(涵)与现状管(涵)交叉处,标高受现状管(涵)限制,实施难度大。
措施:结合道路交通、用地情况、相交道路下市政管线、地质情况等因素,对环镇路及蚝乡路上新建的排水管(涵),埋深较深且无条件采用放坡开挖实施的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支护施工;局部穿越道路的污水管道,受予以保留的现状箱涵的限制,采用顶管等非开挖方式穿越道路。
四、海绵城市,改善生态
深圳市通过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门联合评审,正式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将分3年获得国家共计15亿元的财政补助支持。根据计划,到2020年,全市预期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超过200平方公里,到2030年,建成区超过80%的面积将符合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本项目的重点。
措施:海绵城市的建设目的是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自然寄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本项目通过合理设计及周到细致的现场施工配合,以低于发改控制建安费,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该项目,节省投资。不仅获得多方的一致好评,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完成至今,情况良好。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已经40周年。从南粤边陲默默无闻的边陲农业县,到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深圳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经济特区的发展离不开建设行业的基础支撑,曾经的深圳遍布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现在已经成为人居生态典范。
未来的深圳经济特区,将要扛起“先行示范”的大旗、跨越新台阶、持续高质量发展。泛华将继续以“专精特新”的工匠精神,优化生产、提高效率、强化技术集成创新、铸造精品工程,助力深圳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