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泛华业务 > 投资运营 > 行业资讯
打造“海绵城市” 关键是解决“水”问题
发布时间:2016-10-04     浏览次数:6186

秋意渐浓,一年中的干燥季来临。但就在过去的这个夏天里,安徽、湖北、江西等各地内涝不断,“海绵城市”再次被各地政府和民众提及。不少人希望“海绵城市”的建立和推广,能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9月24日,在北京温都水城举行的“中国海绵城市联合体项目对接会”上,记者见到了原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孙景亮。他表示,“海绵城市”主要围绕水展开,打造“海绵城市”的关键在于解决“水”的问题。

就地化解水矛盾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海绵”这一概念,最早被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Budge提出,用来比喻城市对人口的吸附现象。

近些年,“海绵”更多用于比作城市、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孙景亮介绍,“海绵城市”能从不同层面和尺度综合解决城市中突出的水问题以及其他相关的生态难题。

但如何打造“海绵城市”,使其效益最优化?孙景亮认为,较为实用的方法是就地化解。在水利行业深耕数十年的他,熟知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做法——即将灾害转移到异地,如调水工程、防洪堤坝等,均是将水涝排到其他地方。在他看来,“海绵”的就地存蓄水功能,就是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挖掘的。

孙景亮给记者举了就地化解水矛盾的例子,如我国传统的三角洲桑基鱼塘系统,这种微型水利工程,很好地将水循环利用起来,并且少见涝灾。

而我国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基本都是硬化路面,逢大雨便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孙景亮称,这种设施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设计理念,最后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

“海绵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就地调节旱涝,而不是想方设法转嫁到异地。”孙景亮对记者说道。

勿借“海绵城市”权力寻租

自1978年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后,孙景亮便进入水利行业,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勘测、设计等工作,先后承担过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近40余载的行业经验,让孙景亮对“水”有了更多的敏感度。

在他看来,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有“海绵体”,而城市的“海绵体”包括了湖、河、池塘、绿地、花园以及可渗透路面等水系和城市配套设施。他对记者介绍,雨水可通过这些“海绵体”渗入地下、滞蓄、净化及再回收,剩余雨水可通过泵站、管网等向外排出,最终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标准。

因此,提高“海绵体”的质量和规模不容忽略。根据2014年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各地应最大限度保护原有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甚至在条件允许下,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如屋顶绿化,让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缓解热岛效应、节能减排。

但目前推广“海绵体”依旧困难重重。孙景亮分析,一方面是资金需求量较大,又缺乏稳定的收益回报。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曾公开透露,预计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将达到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另一方面,存在某些部门利用“海绵城市”进行权力寻租,追逐其他利益。

“不能挤占了水的空间,让海绵城市成为地方政府获取GDP增长点或者工程公司增加暴利的借口。”孙景亮表示,“不然可能又会上演新的挖肉补疮、挖湖堆山之类的戏码。”

水利行业发展或迎来契机

“海绵城市”是关系民生、社会及城市和谐发展的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水环境、水产业、水生态、水生活、水文化等五大方面密切关联。

孙景亮认为,“海绵城市”不但要关注江河湖泊、农田水利、生态湿地等“城市生态圈”,同时又不能忽略产业、环境、水源、水厂等“城市生产圈”,并且还要兼顾城市水务、市政道路、景观园林等“城市生活圈”。

“这对于水利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孙景亮说,过去水利侧重城市江河流域治理,现在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基本完成,雨水、洪水和人类的矛盾基本解决,但如今要求水利跟上城市生态建设的步伐,改善居民生态环境,这对城市河湖的生态治理和河湖生态的修复提出了新要求。另外,城市供水安全,如水质安全、水量安全、供水时间、供水水量等,都对水利的依赖性增强、要求更高。

因此孙景亮建议,面对发展机遇,水利行业应当完善技术,积极迎接挑战,搭乘“海绵城市”建设的东风取得新一轮突破发展。

 来源:法治周末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