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EOD开发模式——(2)武汉市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2020-12-16  浏览次数:1392

为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提升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泛华集团多年来一直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采用EOD模式,积极探索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产业开发项目有效融合,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缺乏资金来源渠道、总体投入不足、环境效益难以转化为经济收益等瓶颈问题,在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多年来,泛华集团在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新城水资源规划及水环境整治工程、武汉市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等多个项目践行EOD开发模式,得到各界一致好评。 




青山港北靠长江,紧临临江大道,与青山公园、戴家湖公园紧邻,汇水面积5.3平方公里。青山港上游承接长江,下游延伸至东湖,是东沙湖水系从长江引水的主要通道。

历史上,长江水从青山镇青山矶头西侧沿山脚向东南流入楠姆山,通东湖、沙湖,可达武昌城区东门。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亲自督令在青山夹江水入口处筑一闸,名武丰闸,寓意五谷丰登。“武丰闸”3个字为黎元洪手书。为了武钢工业生产用水需要,新中国成立后青山对这一自然港进行加深扩宽,并定名为青山港。2002年,武丰闸因防洪需要被封堵,其后闸下的武丰河河道淤泥拥塞、水质变差。渐渐地,河道里蚊蝇滋生、垃圾漂浮,气味难闻,区域内脏、乱、臭问题严重。

泛华集团湖北分公司在武汉市青山区武丰闸湿地公园项目中,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以EOD模式引领发展,强调生态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解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书写武汉市青山区的城市名片。

1、构建生态网络。项目以绿色化、系统性的发展思路,根据生态环境治理需求、区域产业培育重点做相应的顶层设计与规划。通过源头控污、水环境整治、景观打造、低影响开发措施等手段,对存在的黑臭水体进行整治,将现状区域打造成一个“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体。以点带面,连片示范,同时以此为依据,辐射周边,带动周边社区、道路及公园的改造。武丰闸湿地公园将连通青山公园、和平公园、戴家湖公园、杨春湖公园、矶头山公园、青山江滩公园,青山7大公园被绿道连成一线,临江大道、建设十路、和平大道、建设十一路合围而形成整个绿道系统。实现绿意互通、山水相连、六园联动的景观格局。为青山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基底。

2、提升人居环境。武丰闸湿地公园不仅是海绵城市建设样板,更是一项惠民工程。武丰闸于1899年由张之洞下令修建,通过青山港连通长江和东湖,1998年后被封堵,青山港一段150余米“盲肠”河道成为黑臭水体,加之部分棚户搭建岸边,影响周边临江港湾、青宜居等数万棚改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经过建设,臭水沟变身生态美景,不仅有效缓解区域渍水,使内涝防治标准达到50年一遇,同时也使得武丰闸及武丰河重现鱼肥水美的景致,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后续产业运营提供了优质条件。

3、可持续发展。项目注重建立推进长效机制、项目的长周期运营维护等,也注重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一体化实施,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确保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和产业持续发展。

武汉市青山区武丰闸湿地公园项目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融合发展、创新实施路径、创新投融资模式,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青山港样板,为青山示范区推进EOD新型示范区建设作出示了范作用,累计迎接国家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各省市区级领导检查及兄弟城市考察100余次,得到各级领导及兄弟城市的一致好评。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的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近日,泛华建设产业育城平台获批工信部“2020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这是对泛华打造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相融合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发展路径的高度认可。泛华集团将继续以示范平台为载体,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数字经济为驱动、以创新设计为牵引、以产业教育为支撑、以科创为动能、以供应链金融为助力的区域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推动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关联产业有效融合,为区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赋能。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