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科技与文化创新旅游新场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19  浏览次数:1374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杜江认为:科技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旅游需求呈现出品质化、多样化的新特点,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专项旅游等发展迅速。场景化成为科技创新和旅游投资的新共识,智慧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旅游体系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推进大众旅游和智慧旅游等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经历疫情考验,中国旅游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人们的旅游消费习惯悄然改变,旅游生活有了新内容,它们共同塑造出中国旅游业的活力与魅力。

一、生态旅游受追捧

今年的中国旅游日以“绿色发展 美好生活”为主题,全国多地将当地的绿色资源、生态资源等串联起来,引导人们走到户外,感受自然,感受美好生活。

中国旅游日设立至今已有11年,旅游内容日益丰富,旅游方式更加多元。其中,绿色生态旅游具备贴近自然、融合性强等优势,已成为国内游的重要内容。

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观光旅游,强调的是参与度与体验感,受众是旅游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如度假、休闲、亲子、自然体验教育等形式,未来生态旅游是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与农业康养的结合,是产业链的延伸,是在地文化的独特性彰显,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和景区致力于发掘当地生态资源时,也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一定还会继续融合文化,教育,演艺等要素,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内容。

泛华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生态旅游专家吕玄指出,生态旅游与农业康养的结合,是产业链的延伸,是在地文化的独特性彰显,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生态旅游一定还会继续融合文化,教育,演艺等要素,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内容,尤其如何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让文化,农业,康养,教育,餐饮,商业等多种业态在数字经济的引领下,协助生态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村游”乡村新生活

乡村旅游内涵不断丰富、更新,不仅有“土味”,也有时尚和品位,“村游”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示乡村新生活的重要窗口。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休闲农业快速发展。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休闲农业仍实现营业收入6000亿元。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休闲农业也将迎来大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更为广阔。

乡村并非低密度的城镇,而是与城镇互补共生的独特体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邻里相望的田园生活是乡村的重要旅游资源。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发展乡村旅游要依据乡村实际情况,既重视公共服务设施、乡村景观等“硬件”设施建设,又重视乡村文化、乡村旅游发展体制机制等“软件”系统建设。这启示我们,只有坚持“软”“硬”兼施,才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更好为乡村振兴服务。

首先,完善乡村旅游“硬件”设施,应将乡村视为可以田园生态综合体,避免把乡村旅游项目打造成“城市人的乡村”。同时,还要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与乡村地域特色为基础,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其次,乡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特色所在。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加强对村规民约、乡风民俗、民间技艺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保护,增强村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传承发展、焕发活力。同时,要构建发展乡村旅游的体制机制。引导城镇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下乡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有效整合乡村资源要素,提高乡村旅游项目的运营效率,并协调好村民、企业等各方利益,确保乡村旅游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再次,发展“村游”还应以数字经济赋能当地特色农产品单品,充分挖掘当地本土文化内涵,开发自己特有的旅游产品,与农业产业、乡土文化进行融合发展,打通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重构产业生态,再引入创意设计、产业教育、科技创新等提升品牌价值,打造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的数字化特色产业示范区,辐射周边村镇,带动区域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进而带动文化旅游、乡村旅游。

泛华集团副总裁杨年春表示,乡村振兴不仅是农耕文明演化,还应是顺应时代的数字文明、生态文明下的四化融合。现代乡村发展是全面融合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性变革需要第三产业、订单经济、体验经济,复合经济,规模经济、平台经济,需要空间再造、乡村工场,新材料、新设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加强绿色农业、休闲农业、水环境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需要现代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需要现代治理体系。

三、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绿色生态游、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给国内游市场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让国内游业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新样貌,也给旅游业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博物馆旅游、红色场馆游、乡村旅游,旅游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味越来越浓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发展红色旅游,让广大游客有更多获得感、对旅游发展有更高的满意度,将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近日,红色文旅数字IP·运营中心暨红色产业发展数字化联盟启动仪式在兰举行。中心“红色文旅数字IP运营中心”是在城市更新和文旅振兴的前提下,以“上云用数赋智”为指导方针,提出系列的红色文旅产品策划和智慧文旅产业投资开发模式。作为红色产业发展数字化联盟的载体,中心将充分挖掘城市红色文旅资源进行数字IP场景顶层设计,通过“云上长征”和“红色礼物”孵化、“数字名片”和“红集驿站”加速等IP打造路径,构建城市的红色文旅文创产城融合双向活力体系。

红色文旅数字IP运营中心主任、泛华数字文旅产业院院长任鹏与泛华集团泛威科技CEO周行在启动仪式中介绍,“红色文旅数字IP运营中心”以数字经济为手段,探讨文创产业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生态,构建“一链一场一院一节一中心  ”的文旅农商融合发展体系的运营模式,将为区域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红色文旅产业发展,践行乡村振兴。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