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集聚迸发,产业模式、企业形态、发展范式深刻变革,技术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基建升级为制造业加速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窗口。扩大制造业设备和技改项目,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地政府、产业园区发展坚持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贯彻国家及省市的有关政策、规定和规范,由泛华集团规划设计的位于浙江的“年产2万套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技改项目”,立足于从基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特点出发,强调“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打造现代化的“智能+”工业园区,合理处理规划区内各类用房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动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地块整体的协调发展。现在,该项目已建成一个科研条件完备、生产技术先进、管理完善、园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生产基地。
年产2万套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技改项目为新建工程,场地总用地面积46108平方米。在总平面布置中贯彻“因地制宜,满足生产,经济合理”的原则,并听取业主工艺布置的要求及各专业工种的意见。根据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技改工艺要求,本厂区在地块南侧布置了一栋4层的1#厂房和一栋5层的2#厂房,两栋厂房中间位置设置了一栋7层的生产科研实验楼,三栋楼相拥而建,围合出一个大型的空间广场,互为对称的空间结构体系令整个广场大气稳重,结合园区南面作为厂区的主形象面,形成完整的沿街效果,提升园区形象。职工公寓(综合楼)布置于地块地块中心区域,处于生产科研实验楼后方。整个布局功能分区明确,流线合理,交通便捷。
根据基地对外的交通流向以及基地内部的交通需求,规划在南侧道路设置一处主要出入口,在西侧设置一个次要入口。本厂区中轴两边均布置了大量绿化,并在南侧生产科研实验楼前广场设置相对集中绿化景观,挈合厂区出入口为主视线及审美要求。厂区中轴两边均布置了大量绿化,并在南侧生产科研实验楼前广场设置相对集中绿化景观。厂区围墙退让规划用地红线1米,退让土地部分种植绿化,使厂区与城市道路有了一道立体景观绿化,在地块的北面设置大块的景观绿地,提升园区的整体品质。此外,充分利用非建筑地段及零星地的绿化,将园区绿化有机结合,创造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空间。
结合软件园本身的特点,需追求良好的环境及建筑本身品位,立面以生产科研楼为指引,整体造型在规整统一中求变化,保证功能空间更有效使用。建筑以浅灰色为主色调,局部采用深蓝灰色。生产科研楼南立面与1#保安室采用石材干挂,其余均使用真石漆墙面,立面简洁现代。厂房墙面主体采用浅灰色真石漆勾缝,配竖条窗,丰富了立面景观需要,又使生产车间有相对充足的自然采光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要求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攻关,培育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及先进制造业集群。泛华集团也将积极把握基建升级赋能产业发展趋势,整合资源,抓住机遇,以数字经济作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引擎,助力地方及产业园区培育数字产业集群,打造“智能+”的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