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纵论 | 泛华集团:建设数字中国 赋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23-05-17  浏览次数:420

本文发表于《中国开发区》2023年4月第4期总第121期纵论专栏。



建设数字中国 赋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解读
◎ 文 泛华集团产业研究院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建设数字中国--从“数字地球”到“数字中国”

结合对数字中国建设的多年政策研究和建设历程,泛华认为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

1、探索起步阶段(2015年之前)

20世纪末,国际上地球数字化建设运动倡导“数字地球”,提出运用GPS、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对地球进行全面数字化、信息化,并把数字地球看成是“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

而“数字中国”最初是由20世纪末国际上地球数字化建设运动倡导“数字地球”概念演变而来,研究对象是作为地球资源一部分的中国自然资源,开展中国地球资源数字化。尤其是随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加速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高新技术融合,这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助力数字经济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从2000年开始,中国共有10多个省市启动了各地的地理资源信息化工作,开始论证建设“数字区域”相关工程,全力加强地理与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出台了“数字北京”、“数字福建”、“数字湖南”、“数字山西”、“数字广东”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未来、顺应大势,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首次正式公开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倡议,标志着数字中国从探索起步阶段向全面建设部署阶段迈进。

2、全面建设阶段(2016-2018年)

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了“数字中国”的具体发展目标。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构想。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2018年,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对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同年4月,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成功共举办,标志着“数字中国”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发展期。

3、全面加速阶段(2019-2022年)

2019年5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聚焦“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的主题,提出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把握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把互联网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技术应用的领先优势和大市场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开启“数字中国”建设新征程。

在这一阶段数字中国内涵和领域逐步丰富,跳出了“数字地球”这个单一的维度的局限,从最初“以遥感卫星图像为主要的技术分析手段管理中国”,过渡到“数字地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等多主题、多领域的赋能建设。


二、数字赋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明确数字中国建设的“2522”整体框架,并将数字中国建设作为领导干部考核新指标。《规划》主要强调三方面内容,一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二是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深度融合;三是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这为中国中长期数字化建设和发展指明方向。

泛华集团结合多年来在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模式创新和实践探索和对数字经济的理解,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1、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构建立体化的新基建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基。面对当前世界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重新构建新的“基建体系”,就显得极其的重要。我们的着眼点也就不仅只是传统的“铁公基”,还要思考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更要兼顾到当前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过渡期,需要什么样的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同时,更需要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大以下三类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传感设备等技术和传统的基础设施融合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数字能源基础设施、智慧管廊、数字城市管网、数字桥梁、智慧交通等;

三是平台融合基础设施——运用BIM、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构建统一的CIM空间信息模型,打造数字孪生城市,积累城市全要素数据,形成智慧运营平台,服务于城市综合治理服务、产业转型、城市体检、环境监测等。

2、 在数字经济建设层面:产业育城赋能地方产业数字化转型

《规划》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泛华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正在从依靠规模经济的发展方式开始向范围经济转变,需要将产业、数字、人才、科创、资本和空间等创新要素有机融合,集聚导入创新产业要素,提升全要素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孵化落地,并积极创新“产业育城模式”:一是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导入数字经济、创意设计、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供应链金融等创新要素,通过线上线下产业育城平台,连接创新要素,实现全国甚至全球要素本地配置,构建区域发展产业生态,形成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二是释放数字经济动力,打造平台经济、结算经济,通过全过程溯源、检验检测、品牌认证、数字供应链、5G场景应用等,用数字经济的思维构建“一品一网一平台多基地”的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和结算经济,实现特色主导产业场景化应用创新,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三是以产育城,形成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智能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塑地方产业生态,赋能、引领中心城市-县域经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融合发展。

3、与文化深度融合方面:文化+产业+数字…的融合

《规划》强调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泛华正积极探索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以创意经济与数字经济为引领,挖掘地方文脉、打通商脉,将城市更新与地方特色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导入创新要素和创新产业集群,重塑地方产业生态,并通过文化、品牌、创意、视听等如何赋能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赋能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运用创意经济和数字经济打造城市品牌IP,实现表外资产表内化,唤醒城市文化DNA,重塑城市品牌价值体系,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

并积极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各地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如:一是依托元宇宙技术,以数字科创、品牌孵化等手段,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线上线下品牌能力与服务能力,在区域打造元宇宙文旅体验与展示中心,形成元宇宙旅游集散中心、构建文旅综合体验心,打造文旅要素交易平台、供应链整合平台;二是帮助地方打造元宇宙乐园、元宇宙数字博物馆、元宇宙非遗街区,构建吃住游玩为一体的实数融合新生活方式中心,成为数字文旅示范场景。推动全息影像、增强现实、数字影音、5G+8K等技术与艺术演绎、图书阅读、文物展示等领域深度融合;三是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应用云展览、云观影、云旅游等数字化导览技术和全场景空间、三维数字影像等,推动虚拟人全场景应用、沉浸式观演等布局。

4、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构建绿色运营和生态治理平台

《规划》强调: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我们目前正积极搭建以下的数字化平台,助力生态文化建设、助力城市双碳建设。

1)生态环境监测平台。运用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和空间信息等先进技术与理念,依托“生态云”平台,通过环境物联网系统动态融合一个区域的GIS地理信息数据、水质、土壤、气体、声、风等多个环境要数据素,形成数字生态孪生模型。构建“数字孪生”的生态体系和“孪生管理治理体系”——通过“数字孪生”的环境影响模拟、网点监测、综合分析诊断和控制,全面提高生态资源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转状态。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库,建设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水资源监测平台、基础设施信息化监测平台、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系统。通过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形成线上数字化治理和监控系统和线下生态治理系统建设的“实时在线、泛在连接、虚实互联”。

2)城市能碳运营平台。围绕城市“双碳”目标,建立能碳大数据平台,搭建政府碳账户、企业碳账户、个人碳账户,实时动态碳排放采集和碳足迹应用。并为政府提供数字化的绿色治理、碳指标建议、精准管控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低碳科技、金融服务等,为产业提供绿色低碳转型解决方案。

5、数字空间建设层面: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构建数字中国底座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时空信息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地球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技术支撑。

泛华集团和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成立的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正积极建设基于CIM的数字孪生城市/国家,通过BIM+3DGIS+IOT+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时空一体化云平台,对城市/区域的全过程、全场景、全参与方都进行模拟形成“数字孪生模型”,叠加地理信息数据、规划数据、运营管理数据、产业数据、生态环境能源数据等数据。构建赋能城市(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数字基座”,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城市智慧规划、智慧建设、智慧管理和智慧运营。

并结合《规划》指出的“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正积极建设美丽中国中脊带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的宏观、准确、动态监测能力为美丽中国中脊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重要手段。整合多源数据,建设美丽中国中脊带县域多源时空大数据库:包含十个中脊带空间格局数据库:人口格局库、地理格局库、空间格局库、生态格局库、资源格局库、产业格局库、数字经济格局库、区域发展格局库、战略安全格局库、战略发展格局库。


三、结语

数字经济日益蓬勃发展,《规划》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指引。各地方政府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体,应敏锐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以数字化探求发展路径的转型升级。

数字中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生态数字治理、空间场景应用、平台服务、前沿技术等多个维度。是美丽中国、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智慧社会等的高位统筹与整合,通过数字中国建设,重新构建一个“数字孪生”的中国,也将重新定义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组织形态、重新定义我国的国家治理形态、重新定义我国的发展空间形态,并创造出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