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数字时代,建筑设计企业的转型方向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3-07-29  浏览次数:754

2021年以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行,对很多建筑设计企业的市场经营都带来了影响,甚至面临“无单可接”的局面。许多建筑设计企业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的向施工衍生,提供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也有的在新一轮的企业并购、产业整合中,成为大型建设企业的一个业务单元…不一而足。在新时代,要重新思考设计新的本质和使命,同时也要结合当前我国绿色化、数字化的发展背景,重新定义原有的产品服务,重新思考和定位客户乃至价值创造的形式,尤其是发展模式和资源到底需要集聚什么样的资源,进而思考设计企业的转型方向与路径。




一、重新定义设计边界

(一)从“功能设计”向“产品与解决方案”转型

过去的建筑设计主要侧重于对建筑、城市空间形态的功能和美学设计,但是随着当前绿色化、数字化的发展,建筑和城市已经不只是过去的空间载体,逐渐变成了一个智慧产品或解决方案,这就决定了未来的设计公司要鼓励设计师具有更多的复合知识,成为一个产品设计师、架构设计师,并和原来的建筑设计知识融合起来。

1、智慧建筑设计方面。随着数字化发展,数字技术与建筑进一步融合,建筑的功能也从原来作为物理生活生产和交流功能的载体,日益变为“智慧应用服务和需求感知平台”,建筑可能就像一个智能手机一样融合了“物理模块+信息系统+智慧应用模块”三方面,成了可感知、会呼吸、有意识、能节能、会管理的“建筑生命体”。

2、绿色建筑设计方面。需要设计师能够利用绿色建材、更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和先进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融合,并积极融合微电网系统和智能化技术的应设计打造更舒适、更健康的绿色建筑。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也变成了一种产品设计或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二)从“空间设计”向“场景设计”转型

过去的设计主要侧重空间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空间的功能与美学,未来应该更多的融入发展场景:

1、城市发展场景设计

设计始终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是重塑城市的灵魂,是促进城与市协调发展的动力源泉。设计首先解决了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帮助城市重新发现需求、创造需求,发现价值、创造价值,找到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同时,设计贯穿城市发展的全过程,赋能城市产业,营造创意空间,真正“一张蓝图绘到底”,促进城与市协调发展。

未来的设计应该贯穿于城镇化发展的“四化融合、四生协同、四层结构”价值体系,是城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四生协同发展的纽带、推动四化融合发展的龙头、构建四层结构城镇体系的桥梁。即按照生命、生产、生活、生态四生协同的发展理念,以系统思维下的顶层设计为引领,实现区域战略、产业、空间总体协调发展,通过围绕港产城人有机融合,最终形成以数字化为牵引力,以产业化为动力,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是四化融合发展,以及中心城市带动下的县域经济、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四层结构体系。

2、产业发展场景设计

围绕区域特色产业,设计赋能产业发展创新要素,通过数字经济建设、架起科创桥梁、凝聚人才、激活资本、塑造品牌、盘活资源等方式,构建新生态、创造新模式、带动新技术、塑造新市场,创造新动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设计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纽带,围绕创意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工程设计、绿色设计五大关键领域,通过数实融合,为实体经济服务,聚焦产业科技新趋势,将科技要素与地方特色资源紧密结合,重组生产要素、重构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形成区域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结算经济,最终推动区域发展、产业提升、企业转型、产品升级。同时落地泛华产业育城中心,打造城市创意设计工场,通过整合国际、国内的创意资源要素,塑造城市品牌赋能中心、创意设计中心、产业协同设计中心、创客育成中心及ODM设计基地五大核心功能业态,致力于打造创意设计引领、工业协同创新、品牌荟萃、消费集聚、市场活跃的城市创意设计港,为城市营造新生活,打造新空间,创造新动能。




二、设计+,重构产业链价值链

过去的建筑设计只是建设行业的一个“节段”,设计的引领性作用不够。未来应该突出以设计+一体化协同化系统集成,整合“建设方、施工企业、材料商、运维商”等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实现设计育成到工程建设育成,改变生产模式、重构生产关系、促进商业模式变革,并与参与到产业发展、产业规划的等为供给侧改革服务中,构建平台+产业新生态:

(一)以设计+,推动全过程咨询

建立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体系,促进产业联动。鼓励引导勘察、设计等公司积极发展全过程咨询服务,并与产业投资、投资金融等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5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城市系统设计咨询服务,为城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城市咨询,包括:顶层设计,战略、产业、空间+X的系统规划,建设项目开发建设、招商引资、运营服务、建成之后的产业运营、物业服务等。

第二个维度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设计咨询,包括项目前期:项目决策、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或评估、项目立项、项目审批等;开发建设期:即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内容;建成后的运营期,涉及到运营服务、招商引资、产业运营、物业管理等。

第三个维度是工程系统咨询服务,工程的全过程咨询是从项目立项、可研、决策,到项目建设过程的咨询、项目管理、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服务、物业服务等。形成构建“1+3+X”的全过程咨询,其中1为全生命周期咨询管理服务,“3”是投资决策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运维阶段;“X”模式是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工程勘察设计咨询、项目管理、物业管理咨询、运营管理咨询和社区管理咨询等。

(二)推进设计+工程总承包模式

发挥以设计+主导的工程总承包示范项目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设计企业承接技术复杂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以工艺为主导的工业工程总承包项目,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精细度和施工便利性。引导有条件的设计企业建立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进一步转变生产经营理念和组织实施方式,培育工程综合服务能力,推动与国际化生产组织方式接轨。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三)探索投建运一体化模式创新

系统整合项目参与各方资源,创造工程领域价值链供应体系,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市政运维,按照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理论,提供从策划、咨询、规划、设计、招标代理、勘察、采购、装修、施工、机电安装、项目管理、代建服务、建成运营等全过程或阶段性的服务。从城市发展研究、产业投资运营、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承包等的全纵向一体化优势,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落单能力和经营价值,专精特新,打造专业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探索创新投建运一体化等模式。




三、数字平台赋能重构设计产业生态

推动数字化转型,强调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赋能工程设计行业及企业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模式,重塑管理流程,持续完善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与功能的无缝集成,逐步实现工程设计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一方面,围绕建筑设计行业的头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来构建产业生态,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和产业互联互通。构建基于企业自身业务模式和产业链条的全过程设计生产的智能化管控平台。

另外一个路径是围绕行业占主流的建筑设计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针对设计中小企业没有能力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搭建公共赋能平台,提供生产协同、项目管理、知识管理、人才共享、财务共享、合约法务、供应链金融、技术集成等综合服务,帮助生态链企业专心做好产品与服务。然后实现整个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商业生态重构和利益重新分配。通过数字的手段来实现建筑设计数字化转型,重构行业的商务模式。

通过搭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搭建线上的数字设计院,围绕建筑、工装、家装等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标准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方案。设计师、业主、供应商等基于可视化平台有效沟通,不仅规避各专业冲突,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造价。同时,平台“内嵌”的各种标准化管理体系、构件、模型、标准、项目管理等知识库,又可帮助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设计师创客提高设计效能,项目一投标就可为设计师提供最好的图库、最好的装饰效果,最完善的设计。同时设计平台、集采平台和供应链平台对接,实现最好的方案、最优的报价、最好的材料,实现“好项目、好材料、好设计,好价格、好质量”。

同时,通过数字设计院有效链接全参与方,基于统一平台形成全过程虚拟集成交付的数字化打样,实现方案的最优化。形成全新的协同设计、虚拟生产、虚拟施工及虚拟运维,实现纵向专业之间、横向全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综合考虑设计、生产、建造和运维的影响因素,对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智能化、参数化模拟仿真,并保障建筑产品交付后的高可用性。




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的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应该积极把握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为城市创造价值的角度,重新理解设计的本质和内涵。通过把握这场数字化变革,以平台思维促进设计全产业链整合创新,重塑产业发展新动能,成为驱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