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泛华集团文章入选科技部办公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优秀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3  浏览次数:42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更好发挥国家高新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科技部于今年年初开展“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共收到征文作品 298 篇。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评选出30 篇优秀论文,泛华集团撰写的《国家高新区促进绿色化智能化融合路径研究》一文入选。

国家高新区促进绿色化智能化融合路径研究

文 | 泛华集团


摘要: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的高新区,未来应该践行二十大提出的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两大发展主题。用数字经济的蓬勃创新为绿色发展赋予新动能,突出以绿色为引领、数字为驱动、产业发展为动能、把绿色发展和数字化理念融入到高新区的发展的全过程,构建绿色发展体系、绿色建设管理体系和绿色能碳运营体系,构建“港产城人”融合的发展新生态,实现区域的产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实现高新区全要素、全参与方、全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同时强调在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同时,还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如何践行二十大提出的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两大发展主题。用数字经济的蓬勃创新为绿色发展赋予新动能,让数字经济更加深度地融合到绿色发展中,成为了未来重要的课题。

而高新区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最广泛的空间载体。如何将产业发展、绿色建设、数字化、碳中和耦合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未来的高新区应该以绿色为引领、数字为驱动、产业发展为动能、把绿色发展和数字化发展理念融入到园区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建设和绿色运营,实现高新区全要素、全参与方、全过程的绿色化转型。

一、汇聚绿色与数字动能,构建高新区绿色发展体系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创新数字经济下的EOD模式,释放绿色发展动能: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生态修复及生态系统打造区域生态基底,以产业数字育城为动能,构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体系,把生态理念融入到园区的生态构建、产业发展、绿色建设、智慧运营的全过程,并结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一代技术,以区域视角重新形成新的全要素生态集聚,构建区域绿色发展的高级形态。并面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重点领域,谋划策划产业新基建、新城建、数据基础设施。积极导入和孵化相关联产业项目,形成产业生态体系,搭建产业育城平台,以产育城、产城融合,最终实现生态构建与区域发展的有效结合与相互促进。

一是EOD模式重塑高新区生态基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通过土地综合利用、老厂房更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让高新区的空间向着绿色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构建绿色产业生态体系。围绕地方的资源禀赋,尤其是绿色生态资源等,通过优化高新区的生态本底,形成“价值洼地”,集聚高端产业资源,形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通过积极导入和孵化相关联的产业项目,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构建绿色产业生态体系,形成地方绿色发展动能。在一些存量产业园区,则应以创新绿色“优存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迭代创新,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同步提速,着力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重新把传统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三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导入数字技术、创意设计、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供应链金融等创新要素,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形成产业数据湖,通过集聚“创新产品+场景消费+科创能量”的园区数字港,打造园区产业互联网承载消费互联网的新动能空间,实现对“市经济”的数据赋能、产业赋能和金融创新赋能。通过全过程溯源、检验检测、品牌认证、数字供应链、5G场景应用等,构建“一品一网一平台多基地”的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和结算经济,实现特色主导产业场景化应用创新,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四是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全过程数字溯源、检验检测、品牌认证、数字供应链检测等实现生产、流通、销售、品牌构建等一体化发展,可以形成以平台为核心的绿色低碳监测体系,控制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低碳化转型。并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形成绿色低碳产学研用生态技术研发和孵化体系:共同研究各种节水、节电、节能的生产和流通技术,及生态工程技术,并借助平台连通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优势,对相关技术进行产业化孵化和成果转化,为企业和园区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五是打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园区绿色生产,把绿色标准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鼓励亲近自然、打造绿色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建立垃圾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运行机制,倡导文明生活、素食主义等低碳生活方式。

二、打造高新区的绿色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把生态理念融入高新区的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每个过程都以减少碳排放为目的,减少大拆大建,实现有机更新减少碳排放;同时打造绿色智慧建筑、绿色智慧低碳社区和数字园区等不同维度的生态空间聚落,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微气候营造,构建生态空间。通过基于时空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孪生数据模型”,形成规建管一体化平台,实现园区的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和数据贯通。

1. 绿色智慧规划。通过可视化的规划一张图辅助模型系统,实现高新区跨部门数据实时共享,真正实现多规合一。并对园区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空间利用进行智能匹配分析,让园区更集约发展。还可通过对水文地理、气候环境、建设项目、市政工程等园区数据的集成计算,实现针对园区发展、市政、交通、公共服务等关键决策领域资源的智能动态规划和更新。协助园区管理者更直观与全面地对比园区规划和更新方案,更好地做出园区规划决策。服务于园区规划、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为园区综合指挥中心各部门提供一张在线的蓝图,为后续园区建设提供支持。

2. 绿色智慧建设。绿色智慧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按照“绿色低碳、数字赋能、平台生态”的理念,围绕建筑的绿色设计、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打造绿色建筑发展体系。以近零碳产业园建设为目标,打造被动房屋技术体系、近零能耗技术体系、建筑低碳节能科技、建筑绿色生态科技、建筑数字智能科技、建筑健康宜居科技等建筑技术体系。二是加大绿色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包括园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建筑整体节能减排、降碳升级改造。如:新能源基础设施、建筑节能改造、污水站下沉式改造、环境卫生、园林景观、道路桥梁、绿色园区管网、市政给排水、园区亮化工程……的绿色化升级。三是打造绿色智慧建设管理平台,实现对园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建材检测、建造过程监督和竣工交付的全寿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区域维度的多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图纸审查、建造过程监督和竣工交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园区的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搭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协同设计、集中采购、智慧施工和智慧运维,建设高质量的园区空间。

3. 园区智慧管理。通过BIM+3DGIS+IOT等技术构建的时空一体化云平台,叠加、集成和融合园区和园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区域能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及水、电、交通、综合管廊设施运行状况数据,形成园区的全要素的“数据中台”,赋能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应急和智慧管廊建设,提升园区的运行效率;创新智慧物业、数字社区、智慧停车场、智慧楼宇等应用场景,为居民提供现代化智能化生活环境。

通过建设智慧化新基建,实现园区设备的数据全息感知。形成可视化BIM系统,实现能源管理、安防管理、环境监测、智慧消防等多系统融合。对园区的燃气、给水、排水等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桥梁等市政设施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事前预测风险,让安全防患于未然,并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有效建立园区环境监测网络和水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园区水环境的水质、水量、雨污水输送和园区大的PM2.5、噪声等环境参数,为园区企业和市民提供绿色、生态和宜居的产业新城生态环境。在应急管理方面,以应急管理需求点为牵引,对周边监控、人员、事件快速调度与指挥,实现事件触发、多维响应、协同联动应急管理业务闭环。

三、构建高新区的绿色能碳运营体系

当前,数字化变革正在不断重塑能源供需模式,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智慧能源转型:技术创新不断推低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分布式能源应用成为趋势,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崭新的能源画卷正慢慢展开,未来如何积极拥抱数字化,依托AIoT技术,构建智慧区域能源系统,以数字科技创新驱动能源的生产、传输、消费清洁化和低碳化。

园区的能碳运营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构建全链路协同的区域能源系统、搭建云化的区域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智慧能源应用场景。





1. 构建全链路协同的能源系统

如何打破传统能源系统烟囱式分立架构和孤岛式管理,构建全连路协同的区域能源系统是关键,通过创新驱动、原创技术、科技引领、通过微联网+互联网,实现对电力、工业余热、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风能..各种能源综合和创新存储,实现能源集成利用,重点发展储能这个智慧能源系统中的“心脏”,走向综合智慧能源,实现全链路协同。

2. 云化的区域能源综合管理平台

构建“线上+线下”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体系,助各类能源服务全产业资源汇聚,实现电力公司和综合能源公司建立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入口,服务于政府、能源消费者、能源服务商、能源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和金融机构等生态圈伙伴。

1)面向能源的供给端——搭建相关的能源交易平台。如:碳交易、电力交易、能量交换等,通过平台实现各种能源子系统物联,形成能源要素共享、资本要素共享、商品供需对接、产能共享交易等新型生产全要素共享服务,提供创新的“拼能源”模式,构建能源池。

2)面向能源的需求端——打造能源监控和运营平台。以“能耗全景监测”为核心,采用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等互联网最新技术,搭建实时化、信息化智能监测系统,解决碳管理、能耗监测等核心难点,并通过精准、高效的数字化管理,实现区域内的决策分析和督办协同,进而为客户提供低碳能源服务。实现对分布式光伏、储能、空调、供暖、制冷、照明、给排水等状态的信息采集、环境感知与系统控制,通过AI算法挖掘和智能决策,优化客户侧能源系统运行策略,保障能源供给,降低用能成本,履行双碳承诺。并面向建筑楼宇、工业企业及园区、社区、家庭等CPS用能场景,实现能源规划、控制、监测、分析、运维、管理、交易等功能,实现需求传导和数据贯通。

3. 创新智慧能源管理应用场景

依托“云-网-边-端-芯-智-链”的信息通信全产业链体系,满足能源运营商/服务商、能源消费者、能源产品商、政府等多元化用户的综合能源需求,打造智慧楼宇、智慧园区、工业、农业、商业等典型CPS(信息物理系统)场景的“智脑+神经系统”,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和Saas化服务,赋能客户侧能源系统的安全、高效、低碳运行。

通过智能分析系统+设施物联网,连接企业、建筑、园区和城市等的照明、空调系统和各个区域的能源设施,智能分析用电习惯和用电情况进行分析,提供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有效提升用户的能源管理水平,并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能耗和维护人员数量。

1)在建筑智慧运维方面。基于网络的控制,提供楼宇设备的实时控制和监测,还能通过收集、分析并存储楼宇相关信息来管理楼宇自动化系统。自动进行高峰用电需求调整,人一走,灯自动关掉,这种节约能源的智慧楼宇将不再是梦想。

2)在数字园区管理方面。基于BIM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园区及各类基础设施的全数字化建模,集成不同厂商及子系统,汇聚全园区设施的能耗实时运行数据,形成区域内的物联网用能数据枢纽。并建设低碳云账户平台,利用能耗在线采集系统,实时在线采集产业园区企业能源消费种类、消费量的精准画像,并从能源消费推算企业碳排放,实现 碳排放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并依托在园区低碳工业云账户数据中心,形成低碳园区驾驶舱,打造“能碳双控”管理平台实时盘查企业全价值链碳排放数据,打通各项数据申报,持续跟踪自身能耗及节能项目,一键采购绿电、绿证,连接碳市场,并结合能源管理降耗减碳,实现碳中和闭环。

总之,以生态文明战略、双碳战略和数字经济战略为指引,以绿色低碳理念为引领,以产业育城平台为动能,以全要素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将很好的科学统筹生态治理、经济发展与产业空间的关系,构建“港产城人”融合的发展新生态,实现区域的产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园区。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