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耀刚发表《“空天地一体化” 重塑城市更新新范式》主题报告。他指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城市更新的“5个转变”和4项重点任务,其中数字技术赋能被确立为核心导向。作为支撑这一方向的关键技术,“空、天、地”一体化三层架构已逐步成熟,并在城市规划、应急响应、基础设施检测、智能治理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正推动城市更新迎来范式转变。他强调,未来行业发展需要以“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为核心,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其向“数据驱动、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系统优化”转型,通过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培育覆盖工程、地学、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复合型青年人才,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体系。
青年力量注入技术创新活力
随后,8 位青年专家围绕多领域前沿议题分享最新成果,展现跨学科研究与应用实践的突破:北京超图软件遥感研发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卢浩,介绍新一代遥感软件技术如何为城市更新提供精准高效的 “天空之眼” 监测能力;北京工业大学博导、研究员曹利强,聚焦城市隧道建设与运营安全风险,深入剖析水病害问题的成因与防治策略;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祝贺,提出面向北京超大城市更新的智能规划技术方法,助力城市空间优化与功能提升;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王冬勇,探讨岩土工程领域创新方向,阐述绿色与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化监测、新材料应用等核心路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海猛,围绕美丽城市建设评估方法论体系,提出多元化评价主体、新技术应用等方向,并强调需结合城市体检与 “治未病” 理念;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邵明,聚焦双碳目标下城市绿地生态价值转型,阐述高密度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低碳更新策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卢鑫月,介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估模型,为隧道工程安全管理提质;中建一局高级工程师张晓霞,展示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呈现 “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治理的实践路径。
李耀刚大师、住建部城市体检专家茅明睿等对每位青年专家的分享进行了精准点评,深入交流,现场互动热烈,思维碰撞频繁,为技术落地与创新发展提供多元视角。
平台构建打通全周期服务能力
在深度研讨环节,泛华集团数字化总架构师朱镇北、城市象限公司总经理茅明睿、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芳,分别围绕建筑产业互联网、城市体检更新一体化解决方案、北斗与 SAR 遥感技术在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展开分享,进一步拓展空天地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朱镇北指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是城市从 “重建设轻运营” 向 “建设运营并重” 转型的关键抓手,泛华集团牵头并联合中建、广联达、兰格网,以及中国建研院、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共建的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盈造网),通过整合产业链、打通供应链、优化价值链,形成从城市与产业诊断、城市体检到 AI 协同设计、智能施工、智慧集采,再到供应链金融服务、CIM 数字底座支撑能碳运营的全生命周期赋能能力,并将在10月29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发展大会上发布智能建造、城市更新大模型、综合能碳智能体等产品。茅明睿梳理了城市体检从试点到覆盖 297 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发展脉络,围绕 “体检更新一体化模式” ,分享涵盖数据底座、体检评估、方案生成、动态监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多地实践成果。孙芳介绍其团队联合泛华集团等申报的北京市商业航天课题,聚焦 “北斗与遥感技术融合的建筑变形监测”,阐述技术链构建思路、多场景示范应用及商业化推广优势。

系统思维谋划未来发展路径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以城市更新、产业园区升级与乡村振兴为重点的下半场,空天地一体化等创新技术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泛华集团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与技术整合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为构建宜居、韧性、智慧的人民城市贡献泛华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