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泛华集团中标北京市2025年“商业航天卫星应用创新发展”储备课题
发布时间:2025-10-13  浏览次数:14

近日,泛华集团联合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成功中标北京市2025年“商业航天卫星应用创新发展”储备课题——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建筑变形监测应用。该课题的推进,进一步彰显了泛华集团在空天地一体化勘测与智能分析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本课题以多元数据融合为核心,构建从数据采集、处理到系统集成与业务应用为一体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全面支撑建筑变形监测与灾害风险防控。项目顶层融合北斗卫星数据与商业卫星资源,实现从宏观区域到单体建筑的协同监测覆盖,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精准数据保障。

泛华集团副总裁、子课题负责人王鹏博士介绍,北斗技术与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在建构筑物及地质灾害形变监测中具备各自优势。北斗系统可提供连续、实时的动态监测数据,精度达毫米级;SAR技术则凭借多时相雷达图像相位差分析,擅长捕捉大范围形变信息,且不受光照与气象条件制约。将两者有机结合,可有效提升形变监测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在技术路径上,课题通过融合北斗与SAR数据,结合力学计算模块,构建更为完整的形变分析模型,有助于提高监测结果的信噪比,降低误差干扰。同时,依托“空天地”多源数据融合平台,实现数据的通信传输、智能解析、集中存储、可视化查询与实时预警,全面提升灾害预警能力,为建构筑物运维管理和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与治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泛华集团持续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拥有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勘察设计大师工作室等高能级创新载体。集团岩土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期深耕岩土工程勘测技术研发与应用,并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例如,在北京108高速公路勘测项目中,首次引入直升机搭载扫描鹰HS-580II雷达智能装备,运用摄影测量三维点云数据建模技术,高效获取高精度地理坐标点云及影像数据,以及配有曝光时刻位置、姿态信息的影像数据,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和工作功率。

在复杂地质工程评价方面,泛华岩土勘测院综合运用“大地电磁法+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并结合钻探与地质调查隧道围岩综合分级、边坡岩体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悬崖危岩体崩塌轨迹预测等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高边坡、深长隧道、特大桥等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评价难题,实现了北京山岭重丘区勘察规模与效率的双重突破,赢得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

基于多年技术积淀,泛华岩土勘测院已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岩土勘测系统智能解决方案”,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含直升机)+激光雷达、航空瞬变电磁系统、探地雷达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高精度、大范围、动态化的勘测能力。该方案以“测、防、治”一体化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与资源调配为核心优势,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有效克服了传统勘测手段落后、数据更新滞后与覆盖范围有限等瓶颈,实现了从空中、地面到地下的城市全空间精准勘测。

依托统一的数据链接与业务平台,泛华集团实现对多源勘测数据的集成管理、智能分析与场景化输出,为城市体检、城市更新规划、地质大数据平台构建、BIM建模、建筑运维管理、能碳管理以及地质灾害防控等多个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持续助力“智慧城市”与“韧性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