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联合举办城市的张家口正处于发展快车道,经济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等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如何借势奥运会的政策利好,承接北京的产业以及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样是张家口市桥西区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4月11日,张家口桥西区张照平书记、单有高区长,区人大主任白彦明、副区长尹海容以及瑞信海德集团董事局曾云枢主席、中孵高科产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朱强董事长等领导一行莅临泛华集团,与董事长杨天举、副总裁黎薇、副总裁汪传虎等领导就“张家口•国际科创城”项目下一步合作推进等问题进行了充分地沟通和交流,四方就项目的顶层设计、产业选择及导入、运营模式、组织机制等达成一致,并为尽快展开深入落地合作提出了路径。
张家口市桥西区委书记张照平
泛华集团副总裁汪传虎就桥西区“张家口•国际科创城”项目顶层设计做了汇报,汪总通过对新时代的大势观澜、张家口的优势和机遇及后奥运时代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方案和路径,将通过打造与产业转移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平台等发展载体,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加速人才、科技资源向张家口快速流动,增强张家口市产业发展的要素聚集,为后冬奥时期的张家口发展打好经济基础。根据张家口绿色发展定位,园区产业方向定位为低污染、高技术、高效益的医疗装备制造、能源互联网产业和数字建筑产业方向。此项目以产城融合的空间布局,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区、国家级医疗装备制造、能源互联网和数字建筑产业聚集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力争打造张家口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后冬奥会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孵高科产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强
中孵高科朱强董事长认为,就张家口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可初步选定该项目产业导入方向重点为“生物医药、数字建筑、智能制造”及“能源互联”等关联高新技术产业,并结合中孵高科自身丰富的产业园区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孵化培育能力,把国际科创城打造成为“专业园区承载+产业资源拉动+金融资本推动”的产业价值示范项目。
瑞信海德集团董事局主席曾云枢
瑞信海德集团董事局主席曾云枢先生表示,在张家口津京冀协同发展、京张高铁开通、冬奥会的机遇下充满新的商机。瑞信海德具有非常成熟的地产开发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在张家口有着良好的项目基础。曾先生对于四方合作充满信心,希望可以携手共进。
杨天举董事长对张照平书记等领导一行表示欢迎,并详细地介绍了泛华集团情况。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领跑者,倡导的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作为国家部委软课题,在全国上百个城市成功推广。泛华集团提出的产业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智慧生态、城乡一体、创新驱动、文化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已成为业界共识。就“张家口•国际科创城”项目如何运用泛华理念做了系统阐述,杨董事长提出应站区域角度系统思考项目的意义,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承载张家口的未来发展和政策红利,充分结合四方优势,整合内外资源,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形成热土效应,使之成为张家口新的经济增长极。
会谈现场
张照平书记高度认可泛华模式,认为张家口最大是优势是京张高铁开通后与北京形成的一小时经济圈,可以带动张家口和北京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发展,希望尽快推动四方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创新投资模式,加速项目实施落地。
单有高区长表示对项目实施充满信心,并表示积极推动此项目。希望泛华可以为张家口桥西区做更大范围的顶层设计,探索新旧动能转换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从更高的视角全面系统的为张家口塑造新形象打造新示范,推动桥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4月9日,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等领导受邀对“张家口•国际科创城”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与张家口市长武卫东、常务副市长郭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亚军等领导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得到其高度认可,支持推动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