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海绵城市示范项目——钢城二中工程被列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样板工程,受到了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在内的100多家媒体的广泛宣传,并荣获2017年武汉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示范项目,被住建部中国建设报评为“校园样板”。这也是泛华集团湖北分公司的又一经典海绵城市示范工程。
钢城二中海绵改造以问题及校方需求为导向,进行雨污彻底分流,以“蓄、排”为思路、按照绿灰结合的方式解决学校内涝、控制面源污染,通过雨污水系统改造、景观打造、低影响开发措施等手段,提升校园排渍水平,对现状校园空间进行整合与重新布局,融合学校办学理念,打造一个兼具生态性、文教性的特色海绵校园,给学校师生起到了很好展示作用,彻底改变了学校逢雨必淹的现状,也改善了学校景观环境,为青山示范区校园海绵改造积累了经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及社会反响。
一、项目简介
项目位置:武汉市青山示范区建设十一路
项目规模:1.87公顷
研究阶段: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
设计阶段: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
施工阶段: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
钢城二中位于青山区建设十一路,包括围墙周边空地及校办工厂,占地面积1.87公顷,项目实施前学校共有班级 8个,在校师生370人。学校自1958年建校起,一直都被渍水所带来的水害问题所困扰,学校自然环境也因渍水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
二、问题需求与分析
(1)消除内涝需求:学校地势低凹,管道标准偏低,内部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排水不畅,学校内涝风险高。
(2)削减污染需求:学校位于汇水区源头,其雨污错接、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等对下游水体水质造成威胁,需截留点源污染、削减面源污染。
(3)雨水回用需求:学校道路、绿化浇洒等用水量较大,回用收集雨水可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
(4)改善环境需求:钢城二中属于老旧学校,现状景观品质较差、部分黄土裸露。
三、设计目标
(1)设计指标
钢城二中以问题需求为主要导向,在海绵改造同时兼顾海绵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解决学校内涝问题
根据《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2012~2030年)》要求,校区内管渠设计标准为P=3a,因学校属于内涝高风险区渍水严重,提高管渠设计标准P=5a, 设计内涝防治标准为有效应对50年一遇暴雨(日降雨303mm)。
②体积控制目标
钢城二中属于武汉市青山区以用代排区,根据《武汉市青山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规划》,进行指标的三级分解、四级控制。综合街区海绵设施建设或改造难度、内涝风险等因素,确定钢城二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
③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钢城二中雨水直排入水质目标为III类的青山港汇水区,根据《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径流污染削减率为70%(以TSS计)。
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详细设计目标,如表2所示。
海绵设计目标值表2
(2)解决学校现状功能区划问题,提升学校景观品质。
在达到以上指标的同时,优化景观功能、充分发掘地块内外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创造舒适宜人的教学、成长环境,提升钢城二中师生的满意程度。
四、方案设计
钢城二中海绵设施布置图
本次学校海绵改造从实际出发,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总体方案按照“海绵城市”的三大技术思路及目标进行打造,具体工程技术将体现“渗、滞、蓄、净、用、排”的措施,努力打造既符合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同时又能与周边城市居住和生活环境相协调的工程。依据以上景观方面的几点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1)针对雨、污水混错接问题,我们将进行雨、污水混错接改造工程,彻底实现雨、污分流;
(2)针对学校现状雨水管道淤积,排水不畅,过水能力不足问题,我们按p=5新建或扩建雨水管道;
(3)针对外围明渠淤积严重,水质黑臭的问题,我们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明渠进行清淤、疏通;
(4)针对外学校地势低凹,排水不畅、渍水严重的问题,我们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调蓄池收集雨水,通过雨水泵将雨水抽排至明渠;
(5)针对现状传统雨水口排水效率低、不能削减雨水污染的问题,我们将现状的雨水口全部更换或新建为生态式雨水篦子,削减雨水径流污染;
(6)针对景观布局不合理、人车混流、景观品质较差(黄土裸露)的问题,我们将统一进行海绵化景观格局梳理;
(7)针对学校内停车位不足的问题,我们将在学乒乓球场西部以及教学楼北部增设透水停车位;
(8)针对学校缺少海绵宣传教育的问题,我们将增设海绵宣传栏及宣传板,将海绵宣传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
五、改造前后对比
教学楼前广场改造前教学楼前广场改造后
运动空间改造前运动空间改造后
多层跌级花池改造前多层跌级花池改造后
厕所改造前厕所改造后
透水园路改造前透水园路改造后
停车位改造前停车位改造后
教学楼后广场改造前教学楼后广场改造后
景观旱溪改造前景观旱溪改造后
海绵宣传角改造前海绵宣传角改造后
车行道改造前车行道改造后
植物提升前植物提升后
雨水调蓄池改造前雨水调蓄池改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