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集团专精特新发展战略,促进优势技术集成创新与业务联动,推动建筑产业化与海绵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泛华集团设计中心于6月21-22日在武汉组织实施了以建筑产业化与海绵城市为主题的技术交流考察活动。集团总工程师常蓬军、设计中心副总经理李静,副总工程师孙玉武、颜二茧,工程监理部总工程师竺晓鹏以及设计中心所属有关生产单位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议现场
整个活动包括技术交流会议和项目考察两大部分内容,会议由设计中心技术质量部经理赵颖主持。首先,由集团总工常蓬军从技术层面结合实践案例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做了精彩解读。接下来,监理部总工竺晓鹏和大家分享了6月初考察日本株式会社藤田企业的亲身经历与收获,生动再现了日本建筑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技术创新优势。最后,来自湖北设计分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李存瑞和喻竣分别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武汉市建筑产业化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情况,并对参观考察项目的技术要点与实施进展做了精彩分享,其中包括:国内首例最高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项目——武汉名流世家,武汉市首批海绵城市建设青山区示范项目——青山港湿地雨污水整治及水环境修复工程、临江港湾社区海绵改造工程等。
会议中,与会专家领导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和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对如何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及EPC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同时深入总结分析了代表项目的技术亮点和实施中遇到的难点,对后续有关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技术推广应用极具示范指导意义。
项目参观考察
会后第二天,与会专家领导与分公司设计人员一起对竣工在即的名流世家项目和青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现场考察和深入交流。本次活动得到湖北设计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取得圆满成功,既增进了集团内各部门间的横向交流与联动,也为泛华设计的技术创新发展和业务转型升级等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考察项目介绍:
一、名流世家•新湖村K2地块
为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发展,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特批准将"名流世家•K2地块"项目作为湖北省建筑产业化试点工程,并委托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设计单位,拟借助泛华的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等,为推动当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该项目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新湖村,占地16532.1平方米,建筑面积56412平方米,容积率3.41,主要建造三栋高层住宅楼,结构型式均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34层),房屋总高度98.9米,实现装配率近80%,是目前国内首例最高的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
本工程参照安徽地标《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试行)》(DB34/T
1874-2013)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装配体系为全预制——“宇辉”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采用竖向和水平两种连接方式,竖向连接采用预留孔插入式浆锚连接方式,水平连接采用钢筋插销方式和叠合楼板、梁节点现浇方式。
工程主体结构标准层(6层以上)采用预制装配式进行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地下室及底部加强部位采用传统现浇结构模式施工。各部分工艺如下:
剪力墙:由工厂预制,现场竖向采用预留孔插入式浆锚连接,与同楼层墙体通过现浇带进行连接(钢筋环插筋连接);
外填墙:采用工厂预制的三明治板;
分户隔墙:采用工厂预制的空心夹板;
电梯隔墙:采用加气块砌筑+粉刷(按常规施工);
楼梯:斜梯段采用预制,其余均现浇、现砌;
梁:工厂预制叠合梁,面层与楼板整浇;
板:工厂预制叠合板,60厚面层现浇;
屋面:构架采用现浇模式施工。
二、青山港湿地雨污水整治及水环境修复工程
青山港湿地雨污水整治及水环境修复工程是武汉市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启动项目,对武汉市乃至全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本工程包括沉砂池与青山港水域范围及沉砂池周边的陆域范围,总面积为76.19公顷。项目针对区域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及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及水环境要素,以申报“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为契机,综合考虑区域排水防涝、截留点源污染、控制面源污染、水生态修复、滨湖景观及黑臭水体整治等,整体改善青山区居住环境和水环境质量。
本项目近期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污染控制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景观提升工程和源头控制工程,实现保护水源地,提高渠道过流能力,提升区域排渍水平,同时遏制青山港水质污染趋势,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远期串联周边绿地和公园,形成连续的公共绿化空间,打造一个全民性、全季性城市滨水休闲公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控制污染,有效减少了污染排入港渠;通过水生态修复及驳岸整治,有效改善了水体黑臭的现状,保障了水源地的取水安全;通过清淤工程增大现状明渠排水防涝能力,确保城市排涝通道的通畅;在汇水区范围内建筑小区及周边休憩场所采用雨水源头控制和综合利用设施,通过源头削峰减排、截污净化等措施,使其在充分发挥“海绵”积存、渗透、净化、释放作用的同时,能够满足居民及游人对游憩、观景、健身及休闲的多种需求。通过上述工程的综合实施,可保证实现设计范围内控制径流总量的85% (即43.3毫米的降雨)、汇水范围内点源污染控制率达到100%、面源污染控制达到50%,以及区域内涝防治标准达到50年一遇的总体目标。
武丰闸湿地景观提升工程实景图
三、临江港湾社区海绵改造工程
临江港湾社区位于青山区临江大道以南,青山港以北,三环线以东,属武汉市青山示范区棚改典型项目之一。项目紧邻“青山港湿地雨污水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社区总面积6.03公顷,实测绿化率约19.05%。
项目设计从实际出发,针对社区内存在的雨污水混错接、景观品质不高、面源污染、停车位不足、休憩场所不足及绿化破坏严重等现状问题,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总体方案按照“海绵城市”的思路及目标进行打造,综合体现“渗、滞、蓄、净、用、排”各类措施,打造既符合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同时又能与周边城市居住和生活环境相协调的惠民工程。
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态植草沟、调蓄模块及雨水桶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雨水进行净化、调蓄、收集利用,同时彻底解决了雨、污水混错接问题,提高了社区雨水管的排放能力,内涝防治标准近期达到20年一遇,远期达到50年一遇。各项海绵化设施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源头上削减了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对下游水体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收集储存的雨水用于社区内的绿化浇洒、自助洗车、道路冲洗等,有效节约社区内水资源用量。
从目前项目建成实施的效果来看,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综合绿化率提高,有效缓解了热岛效应;休憩场所更舒适宜人、停车更方便。总之,本项目在对社区进行海绵改造、解决现状问题的同时,还为居民创造了更为舒适、方便、美观的居住环境。
临江港湾社区区位图
临江港湾社区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