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关于泛华 > 泛华观点
大风歌
发布时间:2016-01-03  浏览次数:11226

                                                                                         杨天举

  转眼之间,又是新年。从大时代背景下启程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我们又已经抵达新的时间风口,挥手难说再见。一切如约而来,时光悠长,梦想开放。早安,2016!

  刚刚走过的2015年,复杂且深刻、激荡又精彩、精进并坚守。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高位下行,投资形成了产能过剩,而内需不足,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另一方面,企业的刚性成本难以降低,利润率受到挤压,效益陡减、债务上升,许多企业不得已薄利经营、无力经营、甚至亏损经营……伴随通货滞胀的潜在压力和经济下行的严峻风险,形成了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结构性失衡的突出困难,中国经济将长期面对一个低增长的宏观环境。然而,这是一场早已开始的变革阵痛,根本停不下来的转型代价。经济衰退历史周期性的循环、繁荣和衰退,正是经济增速换挡的关键期,是发展常态的一种必然。面对这样的考验,泱泱中国保持着对变化的期待、对现实的善意、对价值的坚守、对改革的信心。2015年,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政治生态继续改善,法治建设,“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九三盛大阅兵昭示中国力量,北京喜获冬奥会举办权、人民币“入篮”,国产大客机总装下线,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经济增长继续居于世界前列,稳保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复兴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风起云涌,彰显中国政府的智慧和定力。

  大时代呼唤大担当。天下英雄时势造就,风云人生为梦想奔走,大风起兮唱不尽千古风流。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所有的政府官员、知识精英、企业家、创业者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一切就会因此积极改变,就能在激流转变中释放活力,万象更新,人心激昂,生活向好,造就幸福的时代。尽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但如果只沉浸在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就只能靠天吃饭,随波逐流。优秀的企业历经寒冬,依然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家若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必然缺乏创新能力。中国正在打造“创业型”、“创新型”经济,所有的商业逻辑都将重构,传统企业都将按照崭新的商业逻辑重新开始,必然有一个归零的过程,最关键是立足自身,确定目标,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着眼当下,在现有市场和产品上稳健经营,控制风险;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创新转型、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做精做强胜于做大,百年老店的匠心坚守更胜于追求规模的内心荒芜。企业的致命要害不是强大的敌人,而是绑定在过去,不能踏入新的趋势之中。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一种担当,比的不是发展速度,而是谁能剩者为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认清危机,抓紧时机,守住生机,就像是一场修行,不能躲避,需要我们欣然面对,全然接受正在经历的一切好与坏,考验我们的生存智慧。

  人们赞叹信天翁的旺盛生命力,感慨它们在巨浪翻滚的大风中胜似闲庭信步的优雅自信,其实这只是它们生来就需要逆风飞翔的基因和使命。一如人生苦短,我们只有努力拼搏,靠自己,不抱怨,不计较,多包容,多理解,多付出;生命精彩,我们唯有不遗余力地欢颜,奋不顾身地体验,别无选择。现实的困境常常让人压抑难解,有人时常困顿迷茫,深感前途黯淡,丧失行动能力,究其自身其实就是心态不能转型,荒废了学习力,不能与时俱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无创造力,以致于知行不统一,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不屑于做身边的实事,只妄想做天上事;口号满天飞,行动地下爬;空谈误事,白白浪费大好时机,更看不到生机。所以只有重新学会脚踏实地,你的双脚才能左右世界。要有在迷茫沮丧时候不对自己下结论的能力,要有在痛苦绝望时候不对世界下定义的操守。明知千难万险,仍然竭尽全力,本身就是人生必须的成长。春夏秋冬,春去春回,凛冽的冬季正期待新的超越和突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新年之际,我们要问自己:守候一季的寒冬,内心还孕育希望吗?是否已经具备突破的能力?我们抵达的每一天,还是曾经期待的明天吗?

  从时代背景下启程,我们仍在路上跋涉。风的方向只有前方,是我们最初的信仰,让我们充满力量。历经二十多年的探索,泛华集团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泛华的城市发展理念和理论实践已成为正能量,引领中国的城市化方向和进程。中国启动的新改革造就了新格局、新生态,这是一个充满质感的新时代。创新不是一切,但近乎一切。唯有创新,企业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基业长青。泛华集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更好地为城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城市与客户创造价值,发现需求,创造需求;发现价值,创造价值。我们从坚持梦想,到与时俱进,投身改革顺势而变,已经结成更广泛的事业和命运共同体,泛华人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泛华集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城市的发展规律是“智慧发展”、“智慧建设”、“智慧运营和管理”的有机统一体,要将“城经济”和“市经济”有机结合,以工业化为动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新四化的高度融合,使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项目流高效配置。构建城市比较优势和具有差异性的产业体系,通过优化城市要素禀赋,创造城市内生动力,发现新需求,创造新价值,提供新供给,带动新发展,谋划城市发展新路径,实现城市智慧发展、智慧建设、智慧运营与管理的有机融合。泛华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六横六纵”的智慧城市发展2.0升级版,使城市发展达到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带动城镇化。实现产业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智慧生态、城乡统筹、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可持续发展。泛华集团作为国家批准以“产业要素聚集”为专项领域的唯一“国家智慧城市专项试点企业”,将全面、系统地参与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从顶层设计入手,规划引领,通过多规合一的系统规划集成,通过产业创造城市需求的动力,通过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区,通过结构金融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创新,在政府的引领下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好城市,真正做到“大家同唱一首歌,一张蓝图画到底”,提高城市的系统能力、组织能力、运营能力,使城市这一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在战略、产业、空间得以有机配置,实现效率、效能、效益的高度有机结合。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作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的中心,城市发展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竞争取决于城市的竞争力。阔别37年再次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城市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出要完善城市功能,找准城市的定位,实现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互补;还特别提出要学习认识城市发展规律。泛华集团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城市的科学发展要以战略为势、产业为本、规划为纲、创新为魂、文化为源、金融为器;并已经积极践行中央精神,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提高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统筹性、系统性、持续性、宜居性不断开拓创新,泛华集团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是对泛华城市发展创新模式理论实践的最高肯定,泛华集团的创新贡献奠定了在城市发展领域的国家级智库水准,泛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迎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确立的发展理念,集团将通过不断的经营创新,更好地为城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城市与客户创造价值。泛华的未来发展思路,要将生命健康、文博、美丽、旅游、特色农业、商贸物流、互联网等多种产业要素与智慧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全要素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运营与管理。着重发展以人为本的生命、生活、生产、生态,打造全产业要素聚集的智慧城市发展观。积极拓展并践行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建筑产业现代化,以及城市复兴与旧城改造等创新业务的规划、开发、建设、运营与管理,并创新PPP投资发展运营模式。泛华集团将以城市发展创新模式为旗帜,以创造项目孵化器投资品为抓手,以城市发展联盟为平台,以构建城市产业化为支点,以创新结构金融体系为翅膀,以信息化为手段,联盟营销,专业分工,业务合作,产业联动,重构产业价值链和生态圈,实现技术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推动城市由资源驱动型向战略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发展,提高城市运营效率和效能,提升城市发展新动力。

  历经时间淬炼的泛华,团结坚强,从容务实,我们听得到浪潮的声音,看得清风的方向,我们有信心和时代座谈。新年伊始,梦想开始计时,所有的希望像音符一样跳跃。与地平线喷薄而出的朝阳一起出发,我们一直在路上,用脚步丈量远方,相信幸福会像花儿一样绽放,大地万物从容生长,风调雨顺,长河悠远,岁月无痕。沿着大风呼啸的方向,坚持我们的信仰,同甘共苦,相伴而行,共同迎接明天的希望。
    
  大风起,云飞扬,狂飙为我从天降。
    
  风很大,我们一起上!

                                                                                        2016年元旦

分享到:0
收藏
打印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