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关于泛华 > 泛华观点
乡村振兴划重点:产业兴旺 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8-05-15  浏览次数:767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安排,为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和农业农村健康发展指明了道路。


  乡村振兴是一项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当前,大量农村“空心化”,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涌入,使得“谁来种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农村产业的“空心化”又导致大量耕地资源因撂荒而被浪费。因此,在这个计划与市场、改革与放活的宏大工程中,只有激活产业并最终实现产业的振兴,才能实现乡村的振兴。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着: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一二三产融合不深;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现代设施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强;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主体素质偏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等众多问题。乡村的弱势状况愈加明显,乡村有限的人才物的资源流失依旧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产业兴旺?关系到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建设,更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环节在于复合型“第三产业”

  当前,农业农产品供需矛盾已由数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部分农产品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不是总量出现了绝对过剩,而是竞争力持续下降导致的,不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高质量要求,根源在于没有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从全球农业竞争趋势看,市场竞争的层次已经由单个产品、产业环节的竞争向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转化。

  因此,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农业的产业链甚至产业生态的发展优势,但是一二三产业如何融合,农业传统的分散经营,如何面对市场,如果仅仅依靠农产业精深加工等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为带动,显然是无法嫁接和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面对大量分散的小农经济,走资本下乡、规模土地经营都面临着资本过多分享农民受益,农民不能真正享受土地收益和增值,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央层面,进一步肯定了小农经济。那么,小农业如何对接现代化农业。

  首先,如何实现强县产业与富民产业的结合,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正确认识强县与富民的统一。如果只强调“强县”不“富民”,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会无法健康前行。所以县域一定要实现强县产业与富民产业的对立统一,即着眼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结合新经济新业态,构建要素集聚-产业体系-生产基地有机结构;产业-市场-金融-资本-土地系统承载;订单-交易-加工-生产复合带动的全要素产业生态系统。使“富民产业”形成规模经济支撑“强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重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动能架构。

  其次,构建小农生产对接市场的有效渠道,以推动复合型第三产业发展为核心,构建农业的消费市场。在种和养的关键功能上,通过发展农产品要素市场、认证溯源、品牌打造、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解决农产品市场问题,同时,赋予农业更多的生态、休闲、健康、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发展农业科研、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复合型第三产业。

  再次,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流通效率,然后推动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以农业合作为核心、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为基础、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纽带,推动生产、加工和服务于一体的发展联合体。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多渠道拓展农产品消费需求,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实现农业多层次增值增效,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走一条以第三产业带动的312或321产业发展路径。

  二、要素聚集是产业发展核心

  一直以来,乡村凋落、人口外流,要素聚集能力有限,如何聚集经济、科技、人才、信息、资金、土地、生他、交通、制度创新和品牌等各类要素,形成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融合,产生聚集效应,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乡村的产业振兴必须遮着眼于整个县域的发展,构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村”结构布局,点面结合,通过不同节点增长极培育,形成集聚带动效应,实现以点串线、以线串面的聚集发展,打造全要素聚集的“县城—重点镇—一般镇—村”结构布局。通过构建要素中心、产业聚集区、整合辐射区的“中心+园区+基地”的三圈产业体系,发挥复合型第三产业的牵引作用,利用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在科研、生产、销售等环节,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率效能,通过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县域特色产业聚集力,坚持以资源聚集力为基点、以产业聚集力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金融聚集为翅膀,形成集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与空间的多层次聚合递进效应,全面提升县域聚集力,打造区域资源要素聚集高地。

  充分发挥和利用乡贤群体的优势,更新观念,用新视野、新姿态、新思路去认识的乡贤的作用,着力打造开放优惠的政策环境、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有序的经营环境、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通过大力弘扬乡贤文化,积极打造乡贤创业孵化器、乡贤展示馆,营造重视乡贤、尊重乡贤、崇尚乡贤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引导要素聚集,打造适应乡贤发展的生态氛围,增进广大乡贤对故土的桑梓之情。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快速推进,现代农业正在渗透融合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作业模式也逐渐有了产业化的雏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站在全县域的视角,以第三产业带动,聚焦全产业要素,塑造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强县与富民的统一,城镇与乡村的贯通,改革与发展结合。让城有城样,乡有乡样,内生增长,活力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分享到:0
收藏
打印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