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7日上午10时,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年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此次论坛年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主题,相信将有助于各方增进共识、深化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有着悠久的矿业开发史,矿山开发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不断转型,依靠矿产资源的发展方式逐渐被淘汰,枯竭矿山数量由此大幅增加,给环境、生态和景观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和问题。许多废弃的矿山暴露在社会中成为一个个“伤疤”,使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逆向演替严重。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转型的重要抓手,其中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
一、系统思维,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城市建成区的11%,大量矿山未开有效利用,被废弃,而很多地方政府对矿山治理难以有效推进,多半因为治理资金有效,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基于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追求,对单纯的生态修复整体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矿山修复都是由各级财政出资,对废矿山简单的降坡、植绿,形成各级政府为历史欠账“买单”的模式,生态修复变的特别被动,明显是动力不足,因此,矿山的修复,必然和效益结合,必须成为区域转型的动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治理工作与土地开发、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有机结合。将其与土地复垦、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景观建设等结合起来,既消除了矿山边坡安全隐患,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安全、土地三大效益。
整体谋划,创新路径,对于矿山修复不能就修复技术、修复方式、资金来源等问题破题矿山修复,而是要系统思维通过区域谋划深入挖掘该区域资源禀赋、产业要素的经济价值、区域价值、战略价值,结合区域大趋势、国家大环境,谋划区域发展战略价值和定位、创新发展路径、寻找动力源、培育新载体、打造增长极,以区域谋划引领矿区修复的科学发展路径。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通过专业化的手段摆脱当地人才、资金、能力不足这种瓶颈来进行优质资源的整合,推动矿山修复,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采用市场化运作,探索打造政府授权委托,企业运营管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从前期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参与到矿山治理的建设运营中,从而实现以工业化为动力,以农业化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四化高度融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多种模式变“废”为“宝”
对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将矿山废弃的机械、建筑、道路、矿床以及矿产品堆放场等建设成为矿山公园,将矿山废弃的水域建成矿山人工湿地,将矿山废弃的平地建设成为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 将矿山废弃的洼地、盆地建设成为养鱼场、垂钓园,将矿山废弃的坡地建设成为林业和畜牧业基地。
旅游+矿山,构建综合型旅游景区
矿山与旅游结合,主要是利用以露天矿坑生态修复为依托,通过保护和展示采矿、地质遗迹,生态景观修复与提升,开发休闲体验旅游项目,打造矿山公园,塑造城市新旅游品牌。矿山旅游发展已久,但多为矿山关停后通过生态修复治理发展而成,较成功的案例有英国伊甸园,利用采掘陶土遗留下的巨坑,围绕植物文化而打造,主要项目包括潮湿热带馆、温暖气候馆、凉爽气候馆三大种植馆,各馆内种植了来自全球的数万种植物,发展生态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旅游,在开业至今游客量过千万。在我国,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地质公园、江苏象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也是利用露天矿坑打造了矿业文化,科普体验、观光游览、极限运动、休闲度假的矿山公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矿山+旅游的发展,必须有文化作为支撑,但是仅仅靠矿山文化不具备支撑区域旅游发展的重任,因此,系统思考矿山公园打造,必须与和区域文化结合,打造以区域文化展示、体验为核心的旅游区,同时盘活周边资源,配套主题公园、乡村旅游、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构建综合型旅游景区。
矿山+园区 集约土地推动产业发展
很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矿山,他们不具备依山造景,打造矿山公园的条件,但是适合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种植、科研、展示、采摘等多个产业和不同产业环节并存的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同时与林业有机结合,形成了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经济林木和生态农业景观效果,并有效带动周边观光、采摘农业发展。其中,唐山迁安利用矿山废料台建设的集旅游观光、百果采摘、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还有很多矿山,通过土地整理,并配备道路、给水、供暖、用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区域配套,可以打造各类现代化的产业园区, 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实现产业发展。
打造矿山小镇 打造新动力源
在我国,很多废弃矿山本身已经形成了工厂区、生活配套、商业配套完整的生产、生活功能组织,但是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压力的增加,这些工矿小镇,往往由于生态环境、产业层级低端,产业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地形复杂、空间松散、用地割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产生了大量工厂区、生活区被废弃。在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在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尚未改变的情况下,这些废弃的工矿区域面临着重塑和价值提升。
比如,将生态修复和挖掘矿山文化和现城市特色、文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废旧矿山用地和工业厂房,进行景观再造和功能重塑,注入新兴产业,使旧建筑焕发新活力。在工业生产和生活居住功能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发展大文化、大健康、大旅游、特色产业和商贸物流复合产业集群,不仅能够打造生态修复的示范,同时还能够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形成主题小镇。
综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需要不断创新理念,走一条治理恢复与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的新路径。废弃矿山也是一种资源、一种潜力,不能对其只做简单处理修复,而是宜绿则绿、宜耕则耕、宜景则景、宜建则建,走生态恢复、景观再造、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生态恢复治理与综合利用之路,实现矿山修复的“生命、生产、生活、生态”四生融合发展,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