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关于泛华 > 泛华观点
特色小镇不能简单复制浙江模式
发布时间:2019-07-30  浏览次数:4814

2016年的原创文章,今日仍有借鉴意义。浙江作为特色小镇的诞生地和成功实践地,已经成为各地政府争相学习和模仿的榜样,甚至成为国内园区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集聚发展的风向标,在全国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很多地区复制浙江模式,但需警惕浙江模式不可简单复制。

一、浙江拥有不可简单复制的特质和沉淀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之所以成功,因为同时拥有以下四个特质:

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已趋于完善   浙江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为主、依托市场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并非建制镇,也不是管委会式的产业园区,而由企业主导建设,正是对有效发挥中小企业活力的又一次延续。可以说,浙江的特色小镇是“有中生有”的基础上创造了“无中生有”,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路径依赖+政府的顺势而为”的结果。

专业要素市场发达   形成了“小企业、大配套”的市场格局,形成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要素市场为特色,生产资料市场为后续,其他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商品交易网络,集聚了大量产业链和人才资源,特色小镇正是在各类专业要素市场发挥优势、转型升级的新突破。比如东阳木雕小镇、海宁皮革小镇、诸暨大唐的袜艺小镇等都是依托专业要素市场打造的特色小镇。

在政府引领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生态氛围已形成    当前,浙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金融配套、风险投资、创业者等各大要素集聚,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生态。同时,还形成了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和浙大系领衔的 “新四军”带队创业者群体。以梦想小镇、云栖小镇、青瓷小镇等为代表的特色小镇正是因为创新创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文脉和文象有机传承    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将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融入到江南水乡、生态宜居、传承历史文脉、凸现产业特色发展之中,既挖掘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传承工艺文化精髓,又引领该产业创新发展,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

基于此,浙江特色小镇的建设核心在于有产业发展,研究产业体系构建;有文脉,研究载体建设;有要素聚集,研究提升扩散,有创新创业,研究孵化空间。所以,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才能够迅速形成复合产业集群,产生规模效应、累积效率、乘数效应、蝴蝶效应。

二、学习浙江特色小镇模式   创新发展路径

学习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一定要创新发展,找到自身发展路径,不能简单以AAA或A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为标准和特色,应通过系统思维实现特色小镇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运营和管理的高度融合。使特色小镇发展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过渡,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战略驱动转变,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产城融合、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可持续发展。

研究特色小镇发展和动力问题, 以打造区域发展的聚集力为着眼点,研究区域的要素禀赋情况,以通过系统规划引领、金融支持,使区域经济在短期内形成要素聚集,使区域要素禀赋变成产业优势。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发现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带动新发展,从而找到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通过挖掘特色优势资源,形成龙头产业、配套产业和机会产业的复合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带动城镇化。

解决特色小镇建设和标准问题。特色小镇是一个巨系统,用系统思维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综合考虑特色小镇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实现特色小镇的精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在特色小镇建设的投融资破题上,通过开发性金融、产业基金、产城融合的PPP等创新金融模式,实现特色小镇的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做好特色产业小镇的投资运营。最终,实现特色小镇建设在战略、产业、空间、规划、建设、运营的有机结合。

解决特色小镇运营和效能问题。构建特色小镇的产业生态系统,实现“产业+科技+互联网+人才+金融+绿色+交通+制度创新+品牌”十大要素的有机复合。

•  构建特色小镇的生态结构,使特色小镇在结构上、功能上形成闭环,能够自循环;

•  构建特色小镇的运行生态,特色小镇生态中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独立而开放的生态组织,能够与整个系统、与其他生态组织自由地、有机地链接,形成自组织、自协作、自调节的有序系统。

•  构建特色小镇的外部生态产业链,用互联网平台思维+实体动力企业,搭建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联盟体系。

特色小镇的运营,从平台到生态,就是各类生态组织,从产业、运营与服务生态组织的聚集、融合与成长,实现产业生态系统和价值链、产业链的重构。

总之,特色小镇建设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产业及特色资源优势,构建以区域中心城市、县域经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四层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推动“以产业化为动力,以农业化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的四化高度融合,实现“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的“四生”的有机结合。以模式做旗帜 ,以项目做抓手,以联盟做平台,以产业做支点,以金融做翅膀,信息化做手段,专业分工、产业联动,重构区域特色产业价值链与生态圈。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