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中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 这是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履行自身承诺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举措。
2021年9月,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并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合理分配疫苗。此外,中国还提出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
据美联社报道,中国加快推动疫苗检测设施和生产工厂的建设,并指定独立监督机构监督其装配。据埃菲社报道,中国在新冠疫苗生产方面正大踏步前进,预计今年年底前将有6.1亿剂疫苗准备就绪。中国力求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生产新冠疫苗的国家。
疫情不仅是对各国执政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检验。新冠疫情大流行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世界各国应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协作应对疫情挑战。在目前的情况下,新冠疫苗是控制疫情最有力的技术手段。因此,要解决世界的疫情,投入研发、生产出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通过公平分配让人们将疫苗作为公共产品用得起,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最紧迫、最重要的难题。
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子系统,在率先控制住疫情的同时,大规模投入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分配,在国内迅速构筑免疫长城的同时,也为世界多国送去了免疫屏障,用科技捍卫生命安全,跑出新冠疫苗研发生产的“中国速度”。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为人类摆脱疫情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中国的责任和担当。
一、勇担重任、迎难而上,积极参与抗疫工程
作为全球唯一拥有3个P3实验室和6个高等级生物安全P3工厂的疫苗生产企业,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以赴加大新冠疫苗产能建设,全面加强产品升级和产能提升,让新冠疫苗的产能建设始终与研发进度同步。为有效支撑新冠疫苗的大规模使用,保障疫苗生产供应,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于今年5月委托泛华集团完成“西区8号楼分装生产线施工总承包”项目。
此项目各专业系统繁多、工期紧、安全生产级别高,进度把控、质量管理、施工场地受限、BIM技术应用、洁净工程难度高等多个难点、重点汇集。参与新冠疫苗分装生产线的建设是一种光荣的使命和责任,是荣光也是挑战。面对项目叠加的多重困难,泛华集团吹响集结号,迅速调集最优秀的施工总承包队伍和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团队,没有豪言壮语、积极向前冲,不计名利、奋勇向前,一切服从国家需要,以完成使命的态度与生产企业一起为国民健康筑就安全屏障。
为顺利完成施工,泛华项目团队多次组织专项抢工会议,施工过程中有序排定工序,24小时连续作业,在物资采购、施工方案、作业工序、疫情防护等方面克服种种困难,历时60天,达到涵盖A/B/C/D多级别的分装车间顺利完成交付,并于8月6日投入使用,分装车间共计4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每个小时分装数量约2万余支,24小时不间断生产,将能保障年计划产能。泛华人以专精特新的工匠精神、以品质和速度赢得了客户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许。
二、攻坚克难、协同作战,保障项目顺利完工
因为新冠病毒有空气传播的特点,疫苗的生产对安全性要求很高,需要在高等级生物安全洁净车间里进行。一支疫苗的诞生需要经过细胞培养、病毒培养、灭活、纯化、配比(半成品)、灌装、包装七大步骤以及更多细致的环节,质检则贯穿全程。泛华集团承接的西区8号楼分装生产线项目是疫苗生产中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连通多个环节,工艺流程复杂,最难的部分就是需要对各个独立系统做好连接,以确保疫苗的出厂安全。
本次改造的西区8号楼分装生产线车间共计4条生产线,总建筑面积5150㎡,为建筑内部功能布局修改,整个工程包含了洁净室维护、暖通工程、管道工程、电气工程、弱电及自控工程等6大类百余项子系统工程,新冠疫苗分装线洁净度等级要求极高、整体工期要求时间短、技术要求高、多系统整合、工序复杂,对施工企业来讲是个严峻的考验。为了顺利完工,泛华集团与建设单位无缝衔接、协同作战,有效的节约了沟通时间,面对诸多重点、难点工作,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科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严格做好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和成本控制等,保障项目按时竣工并投入使用。
1、项目进度控制。整个项目的工期仅60天,且受疫情影响,材料及劳务的供应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项目团队分别从技术、人员、质量、组织四方面采取了应对措施。
2、深化设计及空间管理方案。本项目属新冠灭活疫苗西林瓶液体注射剂分包装生产厂房施工,工期较短,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专业交叉施工问题,为保证工期的顺利推进、施工进度达到预期使用效果,各专业均需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及空间管理,保证施工空间的管理和各系统接口的衔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此,项目部成立深化设计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对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学习,在学习图纸的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合理化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对图纸深度不足的部分组织有关方面进行深化设计。
3、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本工程动力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弱电专业、工艺专业等专业管线繁多,管线的综合排布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之一。因此项目团队采用BIM深化设计技术,进行管线模拟、管线碰撞检查、装饰末端点位、工序模拟理清工序及安装顺序等一系列BIM应用,提高各专业之间的协同深化设计能力,同时可有效保证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协调。
4、施工场地较狭小。采取的措施包括施工现场只设置现场办公室、会议室及值班室。所有材料全部工厂加工,现场设置材料码放场地;制定材料进场计划,使进场材料能尽量转移到施工层,减少场内积压;在机房外墙开洞并设置5000*7000钢卸料平台便于材料的垂直运输等。
5、材料及施工人员配备存在挑战。本项目施工工期处于疫情防控阶段,物流与材料供应、劳务的安排都将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项目部编制疫情防控预案并严格落实;在此阶段施工的必要材料,提前采购到场,保证施工需要;对于重点工作,提前组织实施,务必满足施工计划,劳务人员由项目部统一部署管理等形式迅速恢复全面施工。
6、成品保护任务重。本工程体量较大,专业多,过程中各工序穿插多,特别是后期生产线及设备的进场,因其所施工专业要求高,给成品保护带来了严重的考验。
7、洁净工程要求严格。施工的重点难点包括洁净室装饰施工、揭膜打胶、风管及部件的制作、风管及附件的清洗、风管及部件的安装、净化空调设备、净化设备的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安装、风管严密性试验、系统风量测试与风量平衡、电气安装施工技术、高效过滤器的检测试验等。针对这些重点难点,项目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员针对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和施工特点、施工程序、操作方法、保证质量措施、施工机具及检测器具、规程、规范、质量标准、工艺试验与评定结论等内容,对操作者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张,且正值盛夏,加之场地狭小,更是增加了施工难度,但施工团队毫无怨言,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一场与生命的赛跑,为了保障顺利完工,泛华集团工程总承包团队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最高峰值达400余人共同作业,保质按时完工,实现预期目标。
时至今日,全球抗疫依然刻不容缓,科学防疫工作任重而道远。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制的新冠灭活疫苗于2020年12月30日获批附条件上市,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冠疫苗,是全球范围内唯一在3条技术路线上研发出4款新冠疫苗的企业,新冠疫苗已在9个国家注册上市,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批准紧急使用或市场准入,100多个国家明确提出使用需求,接种人群已覆盖196个国别。为保障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大规模接种,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的产能建设始终与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度同步,从获批临床到附条件上市,从获批欧盟GMP认证到获批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年产能也从2亿、20亿、30亿、50亿,目前已超过70亿剂。
今年受德尔塔病毒影响,不少国家疫情出现了反弹,这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压力。在全球疫苗短缺的情况下,中国给发展中国家送去希望。今年10月底中国国药和科兴为COVAX提供约1.1亿剂疫苗,后续还会持续供应。
本项目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实施效果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得到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高度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我国乃至全球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部分施工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