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观点 | “EOD模式+产业育城”融合共生,助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08  浏览次数:935

以高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工业化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促进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效应,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严重威胁人类生态安全的问题,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对立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未来,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好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落实到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成为当前最重要课题。 

一、EOD提出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多场合提出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但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一直是个超级难题,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还是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实际都存在一系列问题:是成本中心不是效益中心,可复制性不够广,只适合生态环境好的地区等。事实证明:单就环境谈环境,靠事后性、补救性的治理,环境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2021年4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开行联合公布《关于同意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的通知》(环办科财函〔2021〕201号)提出的EOD模式给了大家一个崭新的思路。通知指出,EOD模式是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二、EOD模式的内涵解读 

围绕201号文精神,政府、学界及企业都给了其丰富的内涵解读,从生态导向城市发展模式到绿色发展的高级形态、再到良性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及生态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都表明EOD将承担起更重要发展使命。 

泛华认为:EOD是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生态修复及生态系统打造区域生态基底,以产业育城为动能,构建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体系,把生态理念融入到区域的生态构建、产业发展、绿色建设、智慧运营的全过程,融入到片区开发、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县域、区域中心城市等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域境,并结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一代技术,以区域视角重新形成新的全要素生态集聚,构建绿色发展的高级形态。具体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1、是生态导向的项目开发组织模式: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2、是生态导向的区域绿色发展模式:EOD模式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构建,重新构建一个区域的生态资产,通过生态资源产业化、生态系统价值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通过“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价值转换过程,变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从生态环境中获取“生态红利”,最终形成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 

3、是生态文明下的绿色发展形态:实现从传统 “资源—产品—污染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到非线性的和循环的生产模式,并通过人类生活形态、自然环境、物质世界关系的系统化重组再造,形成新的高级经济形态。 

三、EOD模式与产业育城融合共生及互动作用机制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城经济”和“市经济”动态平衡,在当前我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一是要通过EOD模式重塑区域生态本底,重构优良生态环境,并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把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二是在数字经济新时代新格局下,通过数字化平台聚集数据、产业、科技、人才、资本、空间等新要素,创造新商业模式和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和生态重构,以集成创新的“产业数字育城模式”来实现四化(数字化、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高度融合的城镇化发展体系。通过全要素聚集,将“城经济”和“市经济”有机融合,使城市发展达到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引领产业链效率提升,驱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EOD模式和产业育城融合共生并相互作用,将成为生态文明开发带动产业融合、带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四、创新落地三大应用场景,驱动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于2020年突破64%大关,城市正在逐步从大规模的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阶段。乡村振兴作为拉动内需、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承载,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另外,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的产业园区也到了迫切转型的重要历史节点。如何通过“EOD模式+产业育城”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产业园区转型三大应用场景,就显得极其重要: 

1、EOD+产业育城+城市更新 

以EOD模式为导向,通过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海绵城市、生态水网、绿色能源系统等重塑城市生态基底和生态系统,并按照集约化的理念,进行土地综合利用,对老街区老厂房更新、基础设施改造,营造绿色发展空间。 

构建产业生态和集群,并导入数字经济,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产业育城平台,实现跨区域协同、跨时空链接、跨行业融合。 

注重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抓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做好风貌设计,提升城市文化美学价值。 

构建数字孪生的城市治理管理体系,整合土地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企业大数据、人才大数据、能源大数据等,实现城市数字化科学治理。 

2、EOD+产业育城+乡村振兴 

以EOD模式为导向,通过生态修复、土壤治理和锁片化整理,重塑农村生态基底和发展本底,建设生态村落、生态基础设落等空间承载系统。 

聚集产业创新要素,打通312产业创新发展路径。通过三产创新发展带动一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推动二产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打通三产带动一产推动二产的创新发展路径。 

实施品牌战略,以全过程溯源、检测认证、品牌IP打造等为技术支撑,做强产品品牌影响力。 

释放数字经济动力,打造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导入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新“一品、一网、一平台、一中心、多基地”的发展模式,重塑“产品卖全球、结算在当地”的模式。 

打通四层发展结构,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乡村振兴的科技孵化器、产业孵化器,打通以县域经济为示范的乡村振兴四层结构体系,国家级示范项目、智能化园区经济、三产融合示范区、标准化种植基地,真正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3、EOD+产业育城+产业园区 

以EOD模式为导向通过生态修复、水体治理、生态水网、区域绿色能源系统等重塑园区生态基底、重构生态系统。通过土地综合利用、老厂房更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让园区的空间向着绿色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产业育城平台,以创新设计为引领、数字经济为驱动、科技创新为动能、产业教育为支撑、金融创新全过程赋能、融合创新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构建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结算经济。 

构建科技创新网络,通过与全球产业高地与创新尖峰持续不断地产生链接、对接、嫁接及关联,把创新人才、专利技术、创业资本、经验知识等创新资源引进来,并通过创新创业转化为新兴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动能。 

构建数字孪生治理管理体系——搭建大数据平台,整合土地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企业大数据、人才大数据、能源大数据等,实现对产业园区综合运营,并形成一系列的数字管理平台,实现园区数字化管理。 

五、结语 

EOD模式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产业育城为我国城市、乡村和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产业新动能,我们坚信未来一段时间将在更多的地区创新落地实践,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