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6-08-23  浏览次数:6794

1 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1.1盱眙小龙虾产业发展特点
  一是品牌响亮。“盱眙龙虾”居国内淡水水产品品牌榜首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盱眙龙虾节”先后荣获“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品牌节庆”、“世界节庆前三强”等国际国内荣誉30余项。
  二是创意节会。从2001年开始,盱眙连续举办了15届龙虾节,节会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从县城走到省城,抢占上海,南下深圳,北上首都,直至走出国内。如2008年中国盱眙、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新西兰鲁托努瓦市、瑞典马尔默市“四国联办”。
三是市场运作。成立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大力发展特色店、会员店、自主品牌连锁店,统一标识、统一资源、统一培训,打造盱眙龙虾的“麦当劳”、“肯德基”。目前全国申请加盟会员店达1500家。盱眙龙虾节由龙虾协会主办,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
四是普惠性高。盱眙越来越多的群众就龙虾业、吃龙虾饭、发龙虾财。全县78万人,12万人从事龙虾及相关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约1/4来自龙虾,龙虾产业成为第一富民产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1.2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优势
  潜江龙虾产业在全国“两分天下有其一”,在湖北省占有龙头领先地位,享有“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美誉。
  一是产业规模更大。潜江养殖面积35万亩,高标准建成5个万亩以上的连片基地,26个千亩以上的连片基地。龙虾企业产业链综合产业值更达150亿元,拥有莱克水产、华山水产2家国家级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出口创汇分别占全省60%、全国40%以上,连续9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在世界淡水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语权。
  二是养殖模式更生态。潜江独创“虾稻共作”的生态养殖模式,被誉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现代农业的一次革命”。“虾稻共作”模式下,虾肥稻香,一田多用,还由有过去“一稻一虾”变成“一稻两虾”,农民合计亩产综合收入5000元左右。“虾乡稻”大米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三是育种技术更先进。种苗成为盱眙龙虾产业发展的瓶颈。相反,潜江市在这方面认识早、干得快、掌握先机、技术领先,抢占龙虾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全国最早开展小龙虾人工繁育并取得成功。特别是在省委李鸿忠书记的关心支持下,按照“高水平、高标准”和“生态、环保、安全”的要求,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工厂化小龙虾育苗基地。
  四是精深加工更高端。潜江是全国唯一的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自1997年起就开始研究甲壳素的加工和销售,特别是得到省委省政府关心,得到省内专家大力支持,以学校、企业、政府的三方合作模式,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甲壳素龙头企业华山水产处理10万吨废弃虾壳,年生产甲壳素4000吨,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高密度壳聚糖、壳寡糖等高附加值产品3500吨,年产值达20亿元。
2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成效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潜江小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生态养殖、加工出口、健康餐饮、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产城融合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成为富民强市的第一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示范产业、“接二连三”的第一综合产业。潜江也获得“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的殊荣。
2.1 龙头带动,拓展虾稻发展空间
  潜江现有小龙虾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虾乡稻”大米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莱克水产投资3亿元建设国家级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创立潜江市小龙虾创新团队,着力解决小龙虾苗种问题。华山水产从精深加工入手,成立华山博士后工作站,加快甲壳素及其衍生品的研发,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提高小龙虾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拓展“虾稻共作”的发展空间,提升小龙虾、“虾乡稻”大米品牌档次,促进“虾稻共作”快速发展。
2.2 部门联动,齐力破解发展难题。
  坚持“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上下左右整体联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做好发展“虾稻共作”服务工作。农业、水产部门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做好技术培训、咨询与跟踪服务等工作;水务部门科学调度水利资源,确保“虾稻共作”基地冬季水源有保障;财政部门把“虾稻共作”“以奖代补”政策纳入常态机制,给予长期扶持;电力部门优先搞好“虾稻共作”基地电力配套建设;交通部门优先完善“虾稻共作”基地道路改造升级;潜江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在全市推行欣农贷——虾稻共作产品贷款业务,解决农民发展“虾稻共作”资金困难的问题;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在湖北省率先开展小龙虾养殖保险业务,提高了农民发展“虾稻共作”的抗风险能力。
2.3 培育中介,健全完善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引导、民间组织、市场运作”的方式,成立潜江市水产品产销协会、湖北小龙虾产业协会、潜江楚江红小龙虾养殖合作社、潜江“虾乡稻”大米加工协会等88家水产品、水稻种养、收储、加工、销售、物流等中介服务组织,覆盖全市,会员2.5万余人。中介组织的发展壮大为企业和农户建立了纽带,密切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带动了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了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2.4 做强餐饮,努力发展第三产业。
  采用当地淡水小龙虾为原料,以特有的“油焖”烹饪方法制作的“潜江油焖大虾”,2011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名菜”称号。现有小龙虾餐饮店大小千余家,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余万人次,其中“小李子”、“虾皇”等餐饮企业是最为突出的代表,日接纳食客可达2万人。近年来,一个庞大、完整的小龙虾餐饮链在潜江迅猛崛起,从采购、清洗、烹饪、调料加工、外卖包装盒到吃龙虾用的围兜、手套等应有尽有。潜江百姓在小龙虾产业链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与回报。
2.5 品牌驱动,提升产业综合实力。
  牢固树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软实力”的理念,加强“潜江龙虾”鲜活品牌;“良仁”、“楚江红”等小龙虾加工品牌;“虾乡稻”、“水乡虾稻”等优质大米品牌的培育、认定、宣传、保护与推广,不断提升“虾稻共作”产品品牌的内涵和美誉度。“潜江龙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功;“潜江龙虾”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良仁”牌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楚江红”小龙虾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3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潜江“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称号。
2.6 严控质量,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积极探索和建立小龙虾从繁殖到种养、加工、餐饮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主持起草的《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育技术规程》、参与起草的《克氏原螯虾虾稻轮作养殖技术规程》已成为湖北省地方标准。《潜江龙虾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已由中国渔业协会发布实施,《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作为国家行业标准公布和实施。同时,建成集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渔业环境监管、水质在线监控和水生动物病害远程诊疗“四位一体”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加强对龙虾产品质量日常安全监管,确保龙虾产品质量安全可控、来源追根可溯。
2.7 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产业升级版。
  以“打造中国最大的龙虾电商平台,建设全球龙虾网购中心”为目标的中国虾谷网、潜江潜网电商等电商企业定位于建设“互联网+小龙虾+虾乡稻”的垂直电商平台,实施B2B\B2C和线上线下(O2O)结合模式,线上平台订购,线下市场派送,保障小龙虾、虾乡稻米迅速走向全国、卖向世界。目前,互联网销售产品与服务项目包括鲜活虾、苗种虾、熟食虾、加工虾、虾乡稻系列大米、餐饮预订、技术咨询、信息交流、产品研发等。
2.8 以节会友,不断提升潜江知名度。
  潜江从2009年举办首届龙虾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龙虾节,通过举办节会,极大提高了潜江的知名度,产生了巨大的节会效应、宣传效应、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对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做响龙虾品牌,擦亮城市名片;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经济转型;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招商引资等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3.1 创新驱动
  一是机制创新。把创新与产业融合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和有利农民增收的利益机制相结合,形成科研院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农户等共同参与的生产经营格局。按照“三权分离”进行土地流转,实施迁村腾地工程。 以“虾稻共作”模式,推动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推进产城融合。
  二是模式创新。从2010年开始着力探索更高效的模式,目前已创新出“虾稻共作”等10多种模式,并形成了全套实用技术与规程。新模式的创立为三产业融合的主体——广大农民的增收拓展了新的增长点。
  三是科技创新。开展“产学研”、“农科教”合作,莱克水产、华山水产等5家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在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着力解决制约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难题。
  四是金融创新。着力打造涵盖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立体金融支撑体系。设立小龙虾发展基金,积极推行“欣农贷”、“虾农贷”等金融产品,主动服务小龙虾种养农户。
  五是政策创新。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投资政策,采取直接投资、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整合涉农资金,形成发展合力。同时在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3.2 拓展完善
  一是向上拓展,解决种苗瓶颈。莱克水产通过建设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项目,带动小龙虾良种选育、苗种繁育。今年可供虾苗将达30亿尾,为促进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向下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华山水产加快甲壳素及其衍生品的研发,进一步延伸了小龙虾产业链,提高了小龙虾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三是横向拓展,实现虾稻共同提升。坚持“虾”“稻”双轮驱动,积极支持虾乡稻大米发展,支持大米加工企业打造“虾乡稻”优质大米品牌。
3.3 融合发展
  一是按照“互联网+”的模式,在淘宝、京东、一号店等电商平台推出“虾小弟”、“虾尊”、“虾皇”等个线上品牌近百个品种,产品销量每年以200%的速度递增。
  二是建成全国惟一的小龙虾专业培训学校,面向全国进行科研、养殖技术、烹饪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培训。
  三是大力打造小龙虾节庆文化,提升小龙虾产业内涵。被评为“中国节庆品牌示范基地”、“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物产节会”、“中国最具魅力节庆城市”。明年将举办“中国(潜江)首届国际龙虾博览会暨第八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全力打造“龙虾之夜”。
下一步,潜江将围绕打造“中国虾稻第一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小龙虾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增强小龙虾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小龙虾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全国小龙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小龙虾种苗选育繁育基地、小龙虾精深加工基地、甲壳素生物产业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小龙虾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小龙虾现货交易中心、小龙虾技术服务与品牌输出中心、小龙虾文化展示中心、为建设千亿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