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关于泛华 > 泛华观点
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之产城融合PPP 模式
发布时间:2017-05-27  浏览次数:9667

       新型城镇化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新驱动与新引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高质量、内涵式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城镇化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过渡,速度型向效益型过渡,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过渡、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战略驱动转变,保持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城镇化关键。

       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产业空心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城镇化的速度大于质量,城镇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和园区开发,倾向于“物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不足;这些问题源自于城镇化发展中“城经济”和“市经济”的失调,城镇化进程过度重视城镇化载体的建设,而忽略了内生动力的打造。

       内生动力打造是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实际上,城镇化是“城经济”和“市经济”的有机融合的过程,“城经济”解决开发、建设、基础、载体等问题,“市经济”是解决服务、金融、产业、内容、潜力等问题,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城镇化的“市经济”尤其是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是支撑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最为重要的内生动力,是解决城镇就业创业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城镇化发展应当坚持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融合发展,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才能切实转变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杜绝城镇“空心化”“有城无业”现象,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性工程,产业、金融、人才、文化、宜居、环境等各种要素的整合,对于很多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具有丰富城镇化建设经验,但是而对城镇化发展、产业的导入、软环境的塑造、区域品牌的宣传、招商引资等城市发展和运营却捉襟见肘,很难实现区域发展、建设和运营的有效结合。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除了政府力量的推动,更需要发挥开市场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主要停留在承接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或房地产开发层面,城镇化的“城经济”和“市经济”不能有机结合,对于新型城镇化产业导入与运营没有系统的思考,导致城镇化的发展、建设和运营不能有机的结合,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融合不够,难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因此,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社会资本必须全面的参与到城镇化“城经济”和“市经济”产城融合发展之中。

       产城融合PPP模式助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发展,必须从过去以“城经济”为主,转向“城经济”和“市经济”有机结合的产城融合模式,更多的参与到城镇化的产业导入、城镇化运营等环节,探索打造一个政府授权委托,企业运营管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全新平台,从前期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参与到新型城镇的建设运营中,即在政府授权下社会资本全面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开发利用、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通过专业化的手段摆脱当地人才、资金、能力不足这种瓶颈来进行优质资源的整合,促进当地的跨越式发展。

       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采用产城融合发展的模式,可以推进产业基金和PPP项目融资的有机结合,通过产业引导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方式,将地方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分配方式由“补贴投入”改为“股权投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区域特色产业及主导产业,带动和提升政府对产业引导基金支持的力度,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发展区域城镇化产业经济发展和促进招商引资。构建区域金融生态系统,实现区域发展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发展,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动能。而PPP项目融资更关注于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城经济”的发展,这样通过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有机融合。

       在产城融合的PPP模式下,城镇化建设不仅集中在建设领域,更关注产业的引入和区域的长期发展,政企利益诉求趋于一致,双方着力于长远的规划和稳定的运营,各尽所能,制造多个发力点,实现政府、企业、居民多方利益共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泛华集团在十多个城市的采用了产城融合的PPP模式,从前期策划规划到开发建设、金融服务、产业导入到运营服务全过程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产业引导基金和项目PPP融资双向驱动实现区域产业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智慧生态、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文化提升、跨越发展。不但解决区域短期发展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和运营有机结合,推进了新型城镇化从外延式到内涵式的转变。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