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必须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新阶段,城镇化不再仅仅是农民上楼、入城这一单一手段,而是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振兴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然而,如何推进乡村振兴,重塑城乡关系?关键在于县域如何创新城乡发展模式,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宏观和微观、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的结合部,是新时代推进城乡发展的重点和着力点,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的纽带,是承接大城市的辐射与带动、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现代化的主要依托,是农民问题集中区域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载体,可以说,县域科学发展、城乡融合牵动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中国2850个县涵盖着城镇与乡村,历史发展、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各具特色。总体上,我国的县域经济可以分为:大城市周边型、沿海市场经济发达型、区域交通引领型(包括商贸、口岸)、一般区域、资源产业化带动型(包括农业、旅游、特色产业、矿产等)、边境民族等落后区域;可以说,不同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的路径都具特殊性和复杂性,探索适用于全国城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模式不具可行性的。但是,一般区域是我国大多数县域的现状,这些地区交通区位一般、没有大城市的辐射、资源禀赋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工业化水平一般、收入水平一般等,各类条件都是中等一般,以“中”为重,这类一般地区如何崛起,是我国县域乡村战略的关键。因此,我们选择以中部地区、人口众多、资源和发展都处于一般水平的河南省兰考为例,研究县域创新城乡发展模式,期望对中西部地区一般县域乡村振兴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
一、提升战略价值
县域如何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的基础上,站在区域发展大格局或国家层面上研究其承载的功能与示范价值,是其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命题。
1.从顶层设计入手
通过区域顶层设计可以深入挖掘该区域资源禀赋、产业要素的经济价值、区域价值、战略价值,结合区域大趋势、国家大环境,谋划区域发展战略价值和定位、创新发展路径、寻找动力源、培育新载体、打造增长极,以顶层设计引领区域区域科学可持续发展,提升系统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具有重要意义。
从兰考来说,如何通过顶层设计解决发展问题,实现从政治优势上升到政策优势,发展优势,经济优势,研究其城乡发展在全国的示范价值,通过理念创新,实现价值提升。首先,在理念上要突破依靠投入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实现经济规模增长的模式;其次,利用其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发挥总书记联系点的政治优势。最后从理念创新、理论创新、组织创新、路径创新、机制创新,通过顶层设计,重塑发展动能,规划城乡载体建设和创新体制机制,为兰考县域城乡发展提供精确定位、发展模式与路径、项目与节点、以及体制机制保障。
2.寻找区域示范价值
挖掘核心优势,打造全国的示范价值,纳入到省战略或国家战略是区域发展后发崛起的关键。以兰考为例,其最核心的优势就是焦裕禄学院和总书记联系点,如何使总书记的联系点变成示范点,我们提出拓展焦裕禄学院的功能,使其不仅仅是党性教育基地,还成为县域城乡发展创新模式推广中心和创新成果的展览展示中心,成为县域城乡问题解决方案的示范点,中西部多数县域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发展问题、建设问题、金融问题、运营问题以及平台载体问题,都可以在兰考示范点中找到示范,使焦裕禄学院能够成为县域城乡发展的示范点,在示范产业的方向上可以选择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特色小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装备式建筑、分布式能源等在重点镇形成示范园区,打造一镇,一试点,一突破。
另外,在兰考推进的城乡发展示范,可以是创新产品、业态的试点,也可以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试点、公共服务试点、教育试点等,使其成为中国城乡发展问题的试验田、创新地,在焦裕禄学院,地方干部学习的不仅仅是党性,还可以是县域创新发展建设模式和创新成果等,真正使总书记的联系点变成示范点。
3.构建四层城乡发展体系
构建四层结构、四化融合、四生互动的城乡融合的价值体系,用系统思维的理念,带动城乡的智慧发展、智慧建设、智慧运营和管理。
1)构建四层结构城乡体系
构建中心城市、县域经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四层结构的城乡体系,像兰考这类县域,周边没有大型城市,不能接受周边辐射,其发展要以县城为中心城市,构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美丽乡村四层城乡体系,其中县城以产业聚集区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重点镇发展特色产业示范区,带动一般镇的发展,美丽乡村主要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区,实现四层结构产业的有机融合,引领县域各层城乡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互动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
2)推动城乡的四化融合发展
实现以工业化为动力、农业化为基础、城镇化为载体、信息化为手段的“新四化”的高度融合,推进城乡发展的产业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智慧生态、城乡融合、创新驱动、文化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四化高度融合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乡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3)实现乡村振兴的“四生”结合
把“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的“四生”有机结合的理念逐步融入到兰考的乡村振兴发展中。充分发挥和利用生态优势,实现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深度结合。
以“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的四生理念和四化高度融合充分融入到四层结构的城乡体系之中,走一条集约型、内涵式和创新驱动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二、创新发展路径
如何塑造县域发展动能,实现强县与富民;并建设城乡载体,贯通城市与乡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挖掘历史文化文脉,以文化为县域注入灵魂,滋养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县域乡村振兴重点要突破的路径。
1.塑造动能架构
1)以产业为动力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富,则百姓富。产业发展是当前县域经济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也是解决发展不足矛盾的关键步骤。
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外部疲软的冲击下,县域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竞争力丧失。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县域必须塑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动能,实现新旧发展动能的转变。
兰考产业发展和我国大多数县域的产业发展现状类似,产业层次较低,链条较短,支撑力不强,三次产业结构不优;在家具制造及木制品加工、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乐器制造、畜牧养殖等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发展思路,塑造兰考产业发展新动能:
首先,摆脱被动地接受东南沿海高能耗、高污染等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思路,以区域畜牧业、高端木制品的品牌打造为基础,打造区域的要素市场,构建地方的结算经济,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交易结算,形成区域的交易中心、品牌中心、认证中心、检测溯源中心、价格形成中心,推动农产品加工、家具制造等第二产业发展,带动第一产业规模化经营和效率的提升,走一条以特色产业服务引领带动新型农业、新型木业、新能源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路径,以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产城融合模式的321产业发展路径。
其次,在产业体系构建上,通过优体系、调结构,围绕“强化主导、链群发展;突出功能、抢占高端”的产业发展理念,以开放与跨区域合作的理念,推动工业发展走上产业链集群、城乡统筹、区域联动的产业发展路径,构建公共研发创新、产业基金、人才交流与招商服务四大产业发展平台,推动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互联网加速融合,拓展兰考产业发展新空间。
最后,坚持强县与富民、城镇与乡村统筹发展的目标要求,推动兰考“县城—乡镇—村庄—农户”四层梯度的工业城乡分工协作体系,依托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和产业廊道特点,形成产业空间布局,真正实现强县与富民。
2)以要素聚集为支撑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落后,要素聚集能力有限,如何聚集经济、科技、人才、信息、资金、土地等各类要素,形成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融合,产生聚集效应,是县域经济动力打造的关键。
我们提出在兰考以“县城-乡镇-村”结构布局,点面结合,通过不同节点增长极培育,形成集聚带动效应,实现兰考以点串线、以线串面的聚集发展,打造全要素聚集的“县城-乡镇-村”结构布局。通过构建要素中心、产业聚集区、整合辐射区的“中心+园区+基地”的三圈产业体系,发挥结算经济的牵引作用,提升兰考特色产业聚集力,坚持以资源聚集力为基点、以产业聚集力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金融聚集为翅膀,形成集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与空间的多层次聚合递进效应,全面提升兰考城市聚集力,打造区域资源要素聚集高地。
2.建设城乡载体
县域乡村振兴的载体建设是贯通城市与乡村发展关键,城乡载体的建设应以促进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为重点,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
兰考县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地区,对于这样的地区如何构建城乡载体?
首先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心城区—重点乡镇—般乡镇—特色村的四层城乡体系,形成不同节点城镇,错位发展、大基础设施逐级辐射、产业联动、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通过中心城市带动全域发展,重点乡镇引领示范和提升和聚集,带动一般乡镇的发展,特色村作为体系的重点支撑。
其中,县城载体的建设以产业载体建设为主,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产业用地。逐步形成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园区以第二产业为主、城市外围以城郊农业为主,城市由内向外“三二一”产业合理分布的新格局,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重点镇的建设,按照重点与周边乡镇共建共享,辐射一般镇和美丽乡村。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完善路网、水网、电网,加强供气、供热、通讯、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镇域基础设施和环卫管理一体化。发掘和弘扬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突出小城镇地域文化特色鼓励城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并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3.创新体制模式
在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最大难点在县域,重点和着力点也在县域。毋庸置疑,县域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主战场,如何推进县域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通过改革为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关键在于体制模式的创新。
对于兰考这样的一般县域必须用改革的办法促发展,研究系列创新举措,形成促进兰考产业发展的体制模式创新,释放生产力。我们提出在县域治理、行政管理、人才、金融、土地、户籍、城乡一体和公共保障的一系列机制体制的创新,尤其中在金融创新上,提出以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产业金融、股权金融的有结合金融体系。坚持用发展的成果促改革,利用新成果汇聚进一步改革的动能,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体制模式创新示范区。不断提高县域经济治国理政的系统能力和组织能力。
4.彰显人文特色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面对迅猛的城镇化浪潮,文化无疑是乡村振兴一剂良方:能够提升县域人文特色、增强县域身份认同、撬动县域治理能力、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从而大大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彰显区域人文特色,需要通过挖掘文脉,打通商脉,梳理文化,打造载体,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增强区域文化身份认同,提升内在凝聚力和居民敬畏历史、认识自身、获得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发挥文化经济和产业属性,推动文化从事业走向产业。比如,兰考将中原文化和旅游相关联,焦裕禄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合,拓展和延伸文化产业的链条。
三、找准实施抓手
明确县域发展使命,战略价值,找到了发展路径,必须有抓手和试点方向,这样整个县域乡村振兴的发展就会有战略的高度,实施的路径,同时有抓手,可操作。
县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以将产业类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县域城乡发展的三大抓手。以产业类增加塑造发展动力,以基础设施项目为支撑,以特色小镇项目为亮点和样本,带动全域城乡的发展。
基于兰考产业发展现状,我们提出通过建设金融商务区融媒体传播示范基地、特色文化区党政教育示范基地、产业集聚区城市创意工场、产业聚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产业项目建设,提升产业聚集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以中心城区、重点镇为重点,加快政府公共项目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推动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发展。选择有特色、有基础的地区建设特色小镇,比如基于桐木乐器制造的基础,打造音乐小镇,基于区域的温泉资源,打造温泉旅游小镇等,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带动资源的集聚合,辐射周边区域发展,带动全域城乡的发展。
因此,对于一般地区县域,其城乡的发展是发现价值、创造价值,最终实现价值的过程。首先必须站在区域发展的层面甚至国家的层面,研究其发展使命,示范价值,发现价值;其次通过重塑发展动能,建设城乡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彰显人文特色构建县域发展路径,不断创造价值;最终以重点项目、特色小镇、重要的体制模式创新为抓手,推进城乡发展,实现价值。即以发展创新模式为旗帜,以体制创新、重大项目为抓手,以资源整合、要素集聚为平台,以产业为支点,以金融创新为翅膀,信息化为手段,系统性创新、产业联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重构县域城乡发展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系统,推动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