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华 > 企业动态
第三届北京交叉科学大会“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所精神”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27  浏览次数:9

8月23日 —— 由北京交叉科学学会与泛华低碳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北京交叉科学大会平行论坛“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所精神”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专题环节,以“融交叉之力,创新质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数字建造在建筑与城市更新领域的前沿应用,探讨技术发展与人文精神的交汇与融合。


来自政产学研用各界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侯惠荣,泛华低碳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首席策划吴宇江,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院长赵金平,泛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沈予宁,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茅明睿,友绿智库创始人黄俊鹏,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硕士谢佳豪,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总经济师朱时均,上海潤鄰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综合四所所长朱虹,以及泛华低碳设计研究院数字设计中心总监李易等嘉宾出席论坛。

引领行业共识:科技与人文“双轮驱动”


在开幕致辞中,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推动建筑与空间由“物理容器”向“数字生命体”跃迁,实现从效能提升到人文赋能的价值跨越。他强调,应构建“知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闭环生态,推动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培育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跨学科人才,共同探索有温度的智能空间新范式。


论坛主席、泛华低碳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政则表示,AI正在全面融入建筑全生命周期,推动建筑向“可生长生命体”智慧演进。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所精神,既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更是人文价值的彰显,必须以交叉融合为路径,汇聚科学与艺术、产业与教育的力量,共同描绘理想空间的图景。

汇聚跨界智慧:共话智能场所新未来


论坛期间,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场所精神”展开深入研讨。沈予宁分享了泛华数科在“智模・元核”“灵绘・元启”“慧构・元矩”等系统上的最新成果,提出建筑业正从碎片化走向全生命周期操作系统。茅明睿介绍了城市大模型在城市更新与运营中的应用,展示了北京、深圳的实践案例。黄俊鹏博士从“好房子”理念切入,探讨了AI赋能下的人居空间与情感重构。谢佳豪带来端到端AI设计引擎探索,提出“一个人+AI”完成建筑设计全链条的可能性。


此外,赵金平院长重点介绍了十类新型功能材料在建筑健康、节能与舒适度提升中的应用潜力。朱时均则提出,行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产教融合与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朱虹探讨了生成式AI在设计流程中的全链路赋能。李易从教育角度呼吁坚守人的主体性与独立精神,构建“人文为体、科技为用”的教学新范式。吴宇江最后指出:技术与人文,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支撑。技术发展表达了对物质文明的渴望,人文精神体现了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二者只有彼此支撑,才能共同繁荣。

泛华担当:以数智引领可持续未来

作为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方和积极推动者,泛华集团不仅贡献了思想与方法论,还以“数智赋能”的战略实践展示了企业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担当与作为。泛华通过“智库+产业育城+综合能碳+系统解决方案+投建运一体化”的创新模式,致力于用数字化与绿色化手段重构建筑产业生态,推动未来城市与人居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会议成果被学习强国、党建头条、中国日报、中国城市网、中国科技网、中国发展网、中国经济观察网、中国财经新闻、中国新闻、华人新闻、长江网、今日头条、光明GMAD等二十余家主流媒体平台报道,进一步放大了论坛影响力,也彰显了泛华集团在行业中的引领地位与社会价值。

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与深入的交流中圆满落幕。未来,泛华集团将继续携手多方力量,推动人工智能与建筑人文的深度融合,在智能化、绿色化的城市更新进程中贡献更多“泛华方案”,为建设以人为本、科技赋能的新时代美好空间注入持久动力。


  • 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 东南亚:柬埔寨

  • 非洲:安哥拉、纳米比亚、南苏丹、坦桑尼亚

  • 蒙古

  •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