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阶段。实施旧城改造,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造福人民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必须对城市老旧住宅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标本兼治,城市才能和谐发展。
城市复兴是在就城改造上的自然延展,更从多要素集聚方面,而不仅仅是城市基础设施,更是产业、生活、人文的交互,并引导城市基础设施的有的放矢。要关注城市名片塑造、文化创意、城市特色空间改造、社区功能性及人文性改造等专项,并从中找到建筑设计的转型突破点。
中国正处在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时代变迁,环境变迁,产业结构变迁,社会需求也在发生转变,以功能置换的角度去看待城市更新是政府需要捕捉的思潮。
产业结构调整正成为推动城市复兴的市场力量。还亟待政府因势利导,重视并关注“城市复兴”的势头,从而形成社会、政府、企业关系的平衡发展。
通过立法,使决策者能够支持需要培育积淀的城市复兴,从税收、资金、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支持,真正使设计师、建筑师和民营企业的规划投资落地。并逐步引进民间资本,民间规划设计智库,民间经营管理专业团队参与期间,通过一系列项目点燃城市复兴的火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国内改革开放前期建设的大批城市存在的老化弊病已经凸显,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人性化、高能耗、安全隐患等不仅成为了民生问题,也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绊脚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将“旧城现代化改造”列为了国家下一步重点发展战略,这也给旧城改造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9月29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公报中已经提到:“海绵城市建设要与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这一表述意味着,推进老旧小区更新,已从政策建议转化为国家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对策,并强调了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与全国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密切结合。